设想一下你正在接近生命的终点,但无从知晓它究竟何时发生,这时你希望和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决定你最后时日生活质量的是什么呢?你是否会渴望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并希望家人朋友甚至更多人记住你曾做过的一些事情,带来的一些改变或慰藉?日前,海医安宁举办了尊严疗法工作坊活动,通过讲授、小组练习、病房实践等形式,和安宁病房医护、个案团队老师、实习生们共同探讨尊严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工作坊的主讲人为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郭巧红(副)教授。

郭巧红教授是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学术指导委员会护理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安宁疗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护理学博士,加拿大曼尼托巴癌症治疗中心、曼尼托巴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后,同时也是曼尼托巴姑息治疗研究所尊严疗法培训委员会成员,国际荣誉护理学会、美国肿瘤护理学会、美国老年学会和加拿大安宁姑息医疗学会会员等。近年来积极将尊严疗法付诸实践,是哈维·麦斯·乔奇诺所著《尊严疗法:临终寄语》的主译人之一。尊严疗法 (Dignity Therapy/DT)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个体化心理治疗干预,其目的是提升生命末期患者生命意义感和尊严,减轻临终时面临的痛苦。实践证明,尊严疗法能有助于他人更多地了解患者,促进患者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增强患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让患者和家属有更深入的情感交流,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未了心愿。2022年6-7月,在郭巧红老师的带领下,学员们经过4期理论与体验相结合的课程,加深了对于安宁疗护和临终尊严的理解和感悟。

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借助访谈录音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敞开心扉、分享内心感受和情感的机会。可以通过面对面、或远程医疗、或计算机网络等实施,疫情大环境下也易实施。参与者借此机会回忆人生美好片段,分享人生智慧和感悟。录音资料最终被转化为一份纸质文档,从而使得患者的价值超越自身死亡而存在。


郭巧红老师在工作坊的最后一讲中还提到,尊严疗法在国内实施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患者和家属对尊严疗法的接受程度、实施时机,引进访谈提纲的适用性如何,即时效果和持续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等等。机遇与挑战并行,安宁疗护与尊严疗法的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