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专题
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为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至慢性肾衰竭。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多样,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绝大多数慢性肾炎有不同病理、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仅有少数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直接迁延或临床痊愈若干年后再现),大部分慢性肾炎是免疫介导的。此外,高血压、高血脂、大量蛋白尿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二、病理:病理类型多样,常见的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各种病理类型最终均可转化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疾病晚期肾脏体积缩小、肾皮质变薄,最终进展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三、临床表现:a、水肿:多表现为晨起眼周及颜面部,严重可双下肢、阴囊等全身水肿,质软呈凹陷性。b、高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也可表现为持续恶性高血压,多较难控制,严重可出现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眼底出血及视乳头水肿等;c、血尿、蛋白尿、管型尿:多表现为镜下血尿,变形红细胞,颗粒管型,尿蛋白增多;d、肾功能损害:BUN、SCR增高,Ccr下降;e、贫血等全身表现:可表现为乏力、疲倦、纳差、精神不济等不典型表现。
四、诊断: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情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
五、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肾病等,依据相应的系统表现及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鉴别。
2、AIport综合征:常起病于青少年,多有阳性家族史(多为性连锁显性遗传)。,主要特征表现有眼(球型晶状体等)、耳(神经性耳聋)、肾(血尿,轻、中度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异常。
3、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病:①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临床上无明显不适表现,一般无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②感染后急性肾炎:多有前驱感染症状,多于1-3周后起病,伴血清C3的动态变化,有自愈倾向,8周内病情可逐渐缓解。
4、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既往有较长期高血压病史,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肾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多早于肾小球功能损出现,尿改变轻微(蛋白尿多小于2g/d),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眼底)并发症。
5、慢性肾盂肾炎:多有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史,尿病原学检查常阳性,若合并超声或肾盂造影提示双侧不对称缩小更有诊断价值。
六、治疗:慢性肾炎的治疗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严重合并症为主要目的。
1.优质低蛋白饮食和必须氨基酸治疗
根据肾功能状态给予优质低蛋白(0.6-1.0g/kg),同时控制食物中磷的摄入,同时应适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
2. 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ACEI或ARB除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外,还有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肾脏保护作用,为慢性肾炎治疗高血压首选药物。
3.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慢性肾炎为一临床综合征,其病因、病理类型及其程度、临床表现和肾功能等变异较大,故此类药物应用宜区别对待。
4.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避免感染、劳累、妊娠及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中药等)等可能导致肾功能恶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