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健康大课堂 >> 正文

健康科普

健康大课堂

糖尿病健康宣教

来源: 老年内科    

发布时间:2015-04-29 浏览次数:

字号:
+-14

  糖尿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且重,可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成年人和老年人,多为肥胖体型,起病缓慢,症状较轻。

  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项原则: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糖尿病控制目标

 

理想

良好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一 糖尿病饮食治疗

  (一).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

  1.提供符合糖尿病患者生理需要的能量和营养。

  2.尽量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

  3.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压、血脂尽可能达到正常水平。

  4.预防和治疗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5.降低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6.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切记:调整饮食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所喜爱的食物,而是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努力执行。

  (二)、糖尿病饮食估算法:

  略估法一

  1.主食:根据体力活动量来确定,每日至少三餐。

休息

轻体力劳动

中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

4—5两

5—6两

6—8两

8两以上

  2.副食

新鲜蔬菜

牛奶

鸡蛋

瘦肉

豆制品

烹调油

1市斤以上

250毫升

1个

2两

1—2两

2-3汤匙

6克

  (三)、合理安排餐次

  1.糖尿病患者一日至少三餐,使主食及蛋白质等较均匀的分布在三餐中,并定时定量,一般按1/5、2/5、2/5分配或1/3、l/3、l/3分配主食。

  2.注射胰岛索或口服降糖药易出现低血糖者,可在正餐中匀出小部分主食作为两正餐之间的加餐。

  3.睡前加餐除主食外,可选用牛奶、鸡蛋、豆腐干等蛋白质食品,因蛋白质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较慢,对预防夜间低血糖有利。

  (四)、限制饮酒

  1.酒精可提供热量,一个酒精单位可提供9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360毫升啤酒或150毫升果酒,或40度白酒45毫升。

  2.酒精可使血糖控制不稳定,饮酒初期可引起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随后血糖又会升高。

  (五)科学选择水果

  1.水果中含碳水化合物约为6-20%。

  2.水果中主要含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

  3.当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126mg/d1)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lOmmol/L(180mg/d1),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且血糖没有较大波动时,就可以选择水果,但需代替部分主食。食用最好在两餐之间,病情控制不满意者暂不食用,可吃少量生黄瓜和生西红柿。

  4.进食水果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少食25克的主食可换苹果、橘子、桃子150克,梨100克、西瓜500克等。葡萄干、桂圆、枣等含糖量较高水果应少食。

  (六)饮食治疗的注意事项

  1.碳水化合物(红薯、土豆、山药、芋头、藕等根茎类蔬菜)的淀粉含量很高,不能随意进食,需与粮食交换。严格限制白糖、红糖、蜂蜜、果酱、巧克力、各种糖果、含糖饮料、冰激凌以及各种甜点心的摄入。

  2.对于有肾功能损害者,蛋白质的摄人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0.6~0.8克,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限制主食、豆类及豆制品中植物蛋白。

  3.低脂肪和胆固醇(少吃煎炸食物)宜多采用清蒸、白灼、烩、炖、煮、凉拌等烹调方法。坚果类食物脂肪含量高,应少食用。

  4.膳食纤维(如粗粮)具有降低餐后血糖、降血脂、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糖尿病患者每日可摄入20~30克。

  5.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可多吃含糖量低的新鲜蔬菜,能生吃的尽量生吃,以保证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充分吸收。食盐的摄入每日应限制在6克以内。

  6.制订食谱时以糖尿病治疗原则为基础,各类食物灵活互换,但要切记同类食物之间可选择互换,非同类食物之间不得互换。

  二 、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率

  (一)运动方式与强度

  1.运动强度还可根据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

  2.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参见下表)

轻度运动

中度运动

稍强度运动

购物.散步、做操、太极拳、气功等。

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梯、健身操等。

跳绳、爬山、游泳、球类、跳舞等。

  (二) 运动的时间和频率

  1.运动时间的选择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l一2小时左右开始运动,每次运动持续时间约为30-60分钟。

  2.运动的频率,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应坚持3—4次中低强度的运动。

  (三)运动治疗的禁忌症

  1.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2.严重糖尿病肾病。

  3.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4.严重糖尿病足。

  5.严重的眼底病变。

  6.新近发生的血栓。

  7.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8.血糖控制不佳。

  9.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10.频繁发生的脑供血不足者。

  11.频发低血糖时。

  (四)运动中的注意点

  1.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5—10分钟。

  2.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及感觉,如轻微喘息、出汗等,以掌握运动强度。

  3.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以及腿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

  4.运动时要注意饮一些白开水,以补充汗液的丢失和氧的消耗。

  5.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5~10分钟的恢复整理运动,并逐渐使心率降至运动前水平,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

  6. 运动的选择简单、安全。运动的时间、强度相对固定,切忌运动量忽大忽小。

  7.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运动前最好将胰岛素注射在非运动区。因为肢体的活动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作用加强,易发生低血糖。

  8.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测一次血糖,以掌握运动强度与血糖变化的规律,还应重视运动后的迟发低血糖,故应增加血糖监测频率。

  9.运动后仔细检查双脚,发现红肿、青紫、水疱、血疱、感染等,应及时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10 充分了解当日身体状况如睡眠、疲劳、疾病等,如身体不舒服可暂停运动。

  11.户外运动应携带食物,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三 胰岛素治疗

  (一)、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与注射装置

  1.临床常用胰岛素注射工具:胰岛素专用注射器、胰岛素笔、胰岛素泵。

  2.注射方式:皮下注射,但短效胰岛素可以静脉注射。

  3.注射部位:上臂侧面及稍向后面、大腿前侧及外侧、臀部、腹部(有硬结、瘢痕、脐周5厘米不能注射),胰岛素注射部位应多处轮换(采取大轮转、网格划分的小轮转,间距2.5厘米,约两手指宽)。

  (二)、胰岛素的储存

  未启封的胰岛素,储存温度为2~8℃冷藏保存(不得冷冻),超过标签上有效期的胰岛素不可使用。启封的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注射针头刺穿橡胶塞后),应放在冰箱或室温环境(25℃),可保存一个月,应避免光和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同胰岛素生产厂商胰岛素的储存参看厂商说明书)。

  (三)、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1患病期间,不可以随意停止注射胰岛素,并做好个体化血糖监测。

  2去餐馆进餐,最好把胰岛素带到餐馆,在进餐前注射,以防在餐馆等待的时间过长,引起低血糖。

  3外出旅游携带胰岛素应避免冷、热及反复震荡;不可将胰岛素托运,应随身携带。

  4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根据胰岛素的起效时间按时进餐。

  5注射部位选择应考虑运动情况,注射时避开运动所涉及的部位。由于不同的部位胰岛素吸收不一样,则部位选择应为左右对称的注射

  6胰岛素专用注射器及针头应一次性使用,注射装置与胰岛素剂型应相匹配,切忌混用。

  7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禁忌将针帽重新盖回,应弃在专门盛放利器的容器中。容器装2/3满后,盖上盖,密封后贴好标签,放到指定地点。

  8保存的胰岛素应放在2-8°C的冷藏室中,常温下(25°C)不宜超过30天,但应避免阳光直射及电机等热源处。

  9当出现瓶口铝盖松动,药瓶有裂痕,药液内有絮状物,或有沉淀不易摇匀时,则表示此瓶药不能使用。

  四 自我血糖监测

  监测时间和频率应因人而异,不同个体在不同治疗阶段监测频率不同,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指导,在临床中可参考以下原则指导工作。

监测频率

适用人群

监测时间

1-4次/天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促胰岛素分泌剂

餐前

餐后2小时

睡前

夜间(凌晨)

注:时间根据医嘱和个体差异而定

至少3-4次/天

1型糖尿病患者

在日常监测频率基础上增加次数,最多8次/天

生病或剧烈运动前后,血糖控制差、不稳定或急性病者

1-2天/周

血糖控制良好、病情稳定

  五 口服降糖药的治疗

  (一)、口服降糖药物的分类

  1.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非磺脲类)

  2.双胍类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4.噻唑烷二酮类

  (二)、口服降糖药适应症

  1.口服降糖药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2.糖尿病确诊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即应采用口服降糖药。

  3.2型糖尿病在以下情况应采用胰岛素治疗,而不应采用口服降糖药:严重高血糖伴明显疲劳、口干及皮肤干燥、饥饿感、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无法解释的体重减轻、尿量增多等症状;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症,严重慢性并发症,妊娠,严重感染,心肌梗塞、脑梗、创伤,手术时。

  4.1型糖尿病在以用胰岛素治疗为前提,为了稳定血糖,不可单用口服降糖药。

  (三)、促胰岛素分泌剂

  一)磺脲类口服降糖药

  1.代表药物

  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

  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

  2.作用机理

  磺脲类降糖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发挥降糖作用。应在饭前30分钟服用。

  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1.代表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唐力)。

  2.作用机理

  也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此类药物的特点为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诺和龙应在餐前5分钟服用,唐力应在餐前30分钟服用。

  (四)、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1.代表药物

  二甲双胍(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

  2.作用机理

  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而降低血糖。应在餐前20—30分钟服用。

  (五)、a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代表药物

  阿卡波糖(拜唐苹、卡博平)。

  2.作用机理

  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应与第一口饭一同服用。

  (六)、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

  1.代表药物

  吡格列酮(艾汀)。

  2.作用机理

  主要通过促进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应在餐前服用。

365英国上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