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健康大课堂 >> 正文

健康科普

健康大课堂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护理

  

发布时间:2008-08-2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护理

.抗凝、祛聚疗法的护理
1. 
病人入院后立即采用治疗体位即:上半身抬高15º,下肢抬高25º,膝关节屈曲15º。(有利于髂股静脉松弛血流通畅、缓解腘静脉的牵拉、有助于静脉环流)
2. 
让病人卧床10~14天,防止血栓脱落,注意观察有无肺栓塞症状(胸痛、气短、咳嗽、喀血);
3. 
禁忌对患肢的按摩、揉搓;
4. 
通过观察病人的血压、踝肱指数,判断患肢肌肉的坏死程度;每天测量一次。(踝肱指数=踝部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正常的踝肱指数为1.0
5. 
每日评估患肢肿胀情况(测量双下肢周径);
6. 
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入院初期应每日测试体温四次,及时发现静脉性坏疽及休克
7. 
抗凝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测血压后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注射、输液拔针后常规按压针眼十分钟;
8. 
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凝血四项的化验(使用肝素要注意PT的化验值,用于治疗目的时PT值应控制在20´~30´,正常PT值为4´~12´);
9. 
加强生活护理,预防下肢发生褥疮;
10. 
对血液粘稠度高的病人应给予低脂饮食。

.溶栓疗法的护理
1. 
同抗凝、祛聚疗法的护理;
2. 
溶栓疗法以尿激酶为主,配液时现用现配;
3. 
输液时,穿刺患肢浅静脉,持续匀速滴注,使溶栓剂流经血栓表面;
4. 
应用尿激酶的溶栓疗法时,要注意观察其副作用(注射及导管治疗部位出血,也可有发热、寒战等);
5. 
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凝血四项的化验(使用尿激酶时要注意:凝血酶原时间控制在20´~30´、凝血酶时间控制在50"~100"、纤维蛋白原的测定低于0.8g/L引起出血)。

静脉切开取栓术的护理
(一)术前
1. 
术前备皮:剑突下及全部患肢;
2. 
术前测定凝血四项,以备术后监测对照;
3. 
配血;
4. 
测量双下肢不同平面的周径(髌骨上下缘、内踝上缘);
(二)术后
1. 
麻醉:连硬外或全麻、局麻,按麻醉护理常规;
2. 
取栓术后抬高患肢,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
3. 
生命体征平稳后,鼓励病人作屈伸下肢各关节的运动,患肢在弹力袜的支持下,应尽早下床活动;
4. 
保留胫后静脉的导管,不能输注抗菌素;无胫后静脉插管者,可在患肢浅静脉穿刺、输液;
5. 
溶栓药现用现配,不宜放置时间过长;
6. 
观察切口、穿刺点、鼻、齿龈部有无异常出血,有无血尿、黑便;
7. 
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与术前比较;
8. 
进食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
9. 
注意观察并发症的发生(肺动脉栓塞、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DVT后综合征)。


365英国上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