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中医传统疗法——艾灸
艾灸是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条,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熏烤,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虚寒性病症,如胃脘痛、腹痛、泄泻、风寒痹证、阳痿、早泄、疮疡久溃不愈等症。
【艾草的作用】
艾,又名艾蒿,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是一味古老而神奇的良药。它的茎、叶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虫,净化空气。因此,民间常用艾叶挂在门窗上驱虫杀菌,秆枯后泡水熏蒸以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艾灸功效】
艾灸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注意事项】
1. 施灸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2. 艾灸后宜清淡饮食,戒色欲,勿过劳。
3. 艾灸后要多饮温开水,禁止喝冷水或冰水。注意保暖。
4. 艾灸调理要有耐心,持之以恒方能收到疗效。
5.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