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海医战“疫”丨离病毒最近的海医检验人
2月5日,海淀医院医学检验科通知群里的集结号吹响了,海淀区疾控中心需要检验科派人支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收到支援海淀区疾控中心的召唤,科室45人积极报名。
高智勇,作为一名老党员毅然写下请战书, “主任,无论在哪,我都是一名海医检验人,只不过换一个战场而已”。崔嵬,作为科里业务骨干挺身而出,“疫情牵动所有人,主任,我已和家人商量好。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随时听候派遣!”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检验人的责任与担当。
2月8日6点,天刚蒙蒙亮,高智勇和崔嵬正式开始他们在海淀区疾控中心的第一个24小时连续工作,他们满怀信心,做好防护措施后,朝着检测病毒的方向走去,留下坚定的背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些离病毒最近的核酸检验员,从拿到样本的那一刻起,就争分夺秒想用最快的速度让病毒“现行”。
核酸提取、扩增检测、审核、复查、发放报告……看起来有条不紊的每个操作程序背后,其实都是危险和希望并存。在检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溶胶, 一个疏忽就有可能出现生物安全事故,自己也会被感染。他们不断告诫自己: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工作,记着每一个步骤的注意事项,顾不得汗水沿着护目镜不断往下流。
2月8日,连续高度紧张工作6个小时的高智勇,终于完成了病毒核酸检验的第一项工作——核酸提取,这时已经下午2点,脱下已经被汗水湿透的厚重防护服,因为还想赶快进行后面的检验工作,他选择吃一碗泡面作为午饭。吃饭间隙,才看到手机里孩子发来的元宵节祝福短信,顿时,泡面也有了家的味道。
晚上8点,突然来了几个加急的疑似病例标本,高智勇和崔嵬再次穿好防护服,全副武装、义无反顾地进入到工作区,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45分标本全部完成,24小时就这样不眠不休的过去了,他们和海淀区疾控中心的老师就这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元宵节。
这个元宵节高智勇和崔嵬没能和家人团聚,但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度过了一个更加难忘的节日,更是一次历练、一段珍贵的人生经历。“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家人团圆,大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这是高智勇和崔嵬最质朴的真情告白。
请点击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