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警惕以腹泻为首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典型症状
令人闻风色变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一定会表现为发热和呼吸系统症状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研究组1月24日发布《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2019-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提醒医护人员及公众,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 在武汉抗击新冠的前线医院消化科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在诊治新型肺炎过程中,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 武汉某三甲医院报道了一个「不典型」病例。 45岁男性因腹泻3天到消化科门诊就诊,医生反复询问病史,确认其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接触史,但无明显发热及相关呼吸系统症状。接诊医生考虑正处于疫情发展期,且有明确接触史,与患者充分沟通后行胸部CT。 结果提示: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阳性,最终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上述病例中,患者就诊时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 经过总结,截止目前,不典型的症状包括: • 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即食量减少)、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 • 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 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 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上述以非呼吸系统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易至相关科室就诊(如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特别是消化内科接诊患者较多。有报道称,此次冠状病毒的感染受体为血管紧张转化酶2,而包含这种酶的细胞多存在于黏膜中,嘴唇、口腔、鼻腔都有大量的黏膜细胞,而肠黏膜细胞和呼吸道黏膜细胞一样,均可被新冠病毒侵害,引起感染部位的炎性反应,这应该是为何某些患者会有消化道症状的原因。但更详细的致病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印证。 由于这部分患者缺乏明显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与其他疾病造成混淆,并易至除呼吸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如消化内科)就诊,容易造成漏诊或者误诊,更增加传染的机会。 本文载自消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