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海医服务丨多科协作 成功抢救一例消化道穿孔患者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患者担心交叉感染,不敢到医院就诊,但有些疾病如果不及时就诊,会延误病情,导致严重的后果。
3月15日20:08,海淀医院急诊接诊一名78岁的老人。老人一天前进食后突发腹痛,因担心疫情期间交叉感染,自行于家中服药休养,但腹痛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故由120送来医院急诊。
腹痛急诊医师接诊患者后,查体提示全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高度怀疑“消化道穿孔”,鉴于该患者穿孔时间及部位不明确,恐合并严重的腹腔感染,致死率极高!
值班医师立即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同时给予患者完善新冠肺炎流调、腹部CT及胸部CT检查,明确诊断。
很快,腹部CT回报,提示腹腔内游离气体影,“消化道穿孔”诊断及手术指征明确。时间就是生命,普外科主任白月奎、副主任刘凯东和刘铭及麻醉科医师快速做好术前准备。
当晚22:08,剖腹探查术顺利开始。术中明确结肠穿孔,因患者穿孔时间较长,且腹腔内充满大量粪便,可见脓胎。患者又有低血压,需大量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病情十分危重,I期给予切除同时行结肠造瘘。
16日02:40,术毕转入重症医学科(ICU)。
在ICU治疗期间,ICU给予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充分液体复苏、予以纠正休克、抗感染等治疗。
术后第2日,患者成功脱机拔管。由于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此次出现了严重的痰液引流障碍。重症医学科主任张颖萍组织医护讨论,决定给予高流量湿化吸氧,同时加强雾化及化痰力度;护士长刘媛带领团队制定专门护理措施,帮助患者保护切口的同时,督促患者锻炼咳痰能力,并根据听诊情况给予不定时吸痰。
历经10余天的高强度集束化治疗,患者咳痰能力逐渐增强,终于能自主咳痰,同时腹部情况恢复,可进食少量食物。4月1日。转回普通外科病房。
消化道穿孔是外科急腹症之一,穿孔后感染死亡率极高,治疗必须争分夺秒。海淀医院腹痛急诊自开办以来已诊治该项疾病逾百例。
在此特殊时期,海淀医院制定了住院、手术、危急重症救治等流程,力求做好防控的同时,依靠强大的专业技术力量,确保患者就诊期间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