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淋巴按摩了解一下
癌症一直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那大家知道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一的是什么?那就是乳腺癌。如今,乳腺癌术后康复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天我们就请我科治疗师许伟许大夫来跟大家说说乳腺癌术后常规淋巴按摩都有哪些方法?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快跟小编继续往下看吧!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一位,北京地区大概是70/10万的发病率。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平均年龄比欧美国家低了10岁之多,45岁左右达到高峰,一直到70岁,大部分患者都需要从事工作和家务。
随着临床医生治疗理念的不断改进,还有患者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不断提高,乳腺癌术后的生存率大幅度提高,同时也由于我国的发病年龄比较早,怎么提高病患术后生活质量受到临床工作人员的关注。
乳腺癌术后常有些合并症会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如上肢水肿,肩关节活动障碍,胸壁内侧上肢麻木、疼痛等。
乳腺癌术后的胸壁内侧上肢麻木、疼痛比较常见,随着物理治疗的跟进和神经的恢复,症状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乳腺癌术后的肩关节活动障碍我们也比较容易注意到,积极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和力量训练都能很好的帮助病人。
乳腺癌术后导致上肢淋巴水肿相对比较麻烦,这部分人早期发病比较少,大部分人在术后一年到三年出现发病,由于重视不够而错过的最佳的治疗时间。
淋巴上肢水肿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
①淋巴回流障碍,大分子物质唯一吸收途径又是通过淋巴系统
②淋巴组织受损→大分子代谢物质和蛋白质滞留在组织间隙→诱发炎症反应和蛋白纤维化→增加间质渗透压→水肿加重
③术后放疗、瘢痕增生、错误的生活习惯。
淋巴水肿会带来一些病人的不好反馈,包括肢体或器官的肿胀变形、慢性溃疡、炎症、肢体活动障碍等。乳腺癌术后的病人上肢淋巴水肿应早发现、早治疗,最好预防于未然,尽早建立侧支循环。
诊断
①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常见患侧,双侧不对称肿
②病人一般感受沉重感,僵硬
③Stemmer征:用拇指和示指捏起被试的手指或足趾根部皮肤,若可以提起皮肤,则为阴性;如难以捏起皮肤则为阳性
④检查:周径测量法,水置换法,超声检查,淋巴造影
⑤静脉源性水肿
淋巴按摩手法的意义
直接作用淋巴水肿患肢,加速淋巴回流,促进淋巴管道吻合。
淋巴按摩手法原则
①治疗含伸展阶段和放松阶段,这种开、关起始淋巴管间歇性吸纳组织液,利于淋巴液回流;
②移动皮肤,不要在上面滑动;
③抓握不要引起疼痛或者皮肤发红;
④施压方向应与淋巴流动方向一致;
⑤通常作用于干燥的皮肤(无需精油、护肤乳);
⑥治疗总是从(短暂的)颈部准备活动开始;
⑦持续、有节律的抓握;
淋巴按摩常见手法
①扇形法
②扭法
③分捋法
④长推法
我科现阶段开展促进淋巴回流治疗措施:
①肌内效贴布
②弹力绷带加压
③气压循环
我科2012年开始淋巴水肿的康复治疗,从中也积累了一些治疗的经验。期间我们科邀请到知名物理治疗师、医生参与我们科举办的淋巴按摩培训班,收到的兄弟医院同事的赞扬。淋巴按摩技术是一种无创的、有效的治疗技术,希望帮到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