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365英国上市官网
你所在的位置:院报院刊 院报院刊 >> 海医院报 >> 2012 年 6月 第 142 期>> 正文

142-3.jpg

版面目录

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21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控制药品风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面反映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管情况,提高安全用药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监管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2011年全国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852,799份;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637份;其中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145,769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7.1%,与2010年相比基本相同。

  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抗感染药报告数占化学药总例次数的51.2%;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用药,占8.5%;镇痛药,占7.2%;消化系统用药,占5.6%;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占4.2%。抗感染药病例报告数超过化学药病例报告数的一半,但仍较2010年降低了1.4个百分点,可能与医疗机构加强对抗感染药的规范使用有关。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5.8%;中药注射剂依然是中药制剂的主要风险,2011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排名前3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和参麦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公众用药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摘《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