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医人在洛浦——海淀医院外科医生尚宏清援疆感受
1月底,我有幸作为海淀区卫生系统唯一一名北京援疆医生,远赴万里之外的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人民医院工作一年。一到洛浦,异域的气息扑面而来,当地的汉族人仅占不足1.4%,走在街头,恍惚间我甚至不敢相信这还是在祖国的土地上。迎接我们的并没有传说中的漫天风沙,南疆自然气候恶劣,冬天少风,是最好的季节,据说每年近200天风沙天气,有60多天是遮天蔽日的黑风沙天。
在洛浦,我们受到了当地的热情接待,当地的百姓绝大多数非常的淳朴,然而隐隐地也能感受到似乎有暗流涌动,民族矛盾在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历来是比较突出,尤其是七·五事件之后。我们援疆干部实行集中半军事化管理,禁止单独行动,包括周末。
我所在的县医院有近300职工,一部分甚至没有执业资格,汉族医护人员一共8名。三年前宁波市援建了门诊大楼,所以一进医院大门,我觉得比我想象得好多了。可是,走进我工作的外科病房,我看到了医院真正的摸样。
经过简单的熟悉,我深深地感到,其实我们早就应该帮帮他们。入院第二天我完成了我的第一台手术,为一位胆囊结石合并脐疝、白线疝维族病人做了胆囊切除+脐疝修补+白线疝修补术。当地的病人很多,而且病情都比较复杂,因为经济原因,百姓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到医院,所以处理起来往往都比较棘手。据说现在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手术后纯朴的病人和家属还送了一面锦旗,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看得出来,当地的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对我们抱了很大的期望,所以我下决心一定要尽我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因为我代表着咱们海淀医院,代表着北京的医务人员。
普外科/尚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