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癌症患者的关怀要适度
目前世界范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癌症是难治之症,一旦有人患了癌症,不但会给自己,往往还会给家人、朋友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伴随在治疗全过程。大家的关怀、照顾和鼓励是癌症患者与病魔进行斗争的勇气的源泉,可帮助他们保持心境的平和,树立并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怀与照顾必须适度,必须以病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必须以有利于帮助患者的康复为目标。有时候关怀照顾过度或者关怀方式欠妥,往往会带来相反的结果,对病人有害无益。那么,大家不禁要问关怀过度或关怀方式不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首先,关怀照顾过于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这些小事都包办代替,生怕累着患者。这样极易使患者自己认为已是一个废人,自己的存在只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麻烦,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第二,在探视患者时在其面前表现出明显的怜悯与同情,和患者一起埋怨老天不公,与其交谈时则小心翼翼,甚至连一个与病相关的“敏感”字眼都不敢提等等。这些都会产生负面效应,使患者感到悲伤、孤独和压抑。第三,过于频繁的探视会影响患者休息,同时也往往会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压力。第四,另一个极端是为了让患者休养好,隔断患者与社会的联系,如过于严格地限制别人的探视,限制患者看书学习,甚至禁止读报纸、看电视,缩小其活动范围等等。这样做的后果是使病人的孤独感更加强烈,甚至会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第五,日常生活上过度放纵或限制,有的不管有无科学依据,限制患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有的认为反正患者活不久了,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这样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身体的康复,也容易导致营养的不均衡和精神心理上的障碍。实际上,如果癌症患者不是病情特别严重,应鼓励、监督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让癌症患者及时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循序渐进增强体质、对抗疾病。
在今天,癌症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治之症,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加深,经济状况的好转,定期、及时的体检,使很多早期患者可以治愈。在各地,众多的“抗癌明星”和“抗癌俱乐部”成员幸福愉快地生活,有的人甚至比患病前取得了更大的成绩,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有很多资料表明,保持精神愉快和心情舒畅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手段,它可以充分调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消灭肿瘤细胞。所以,关怀照顾癌症病人一定要适度,使他们既得到科学、恰当的治疗,又能享受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
肿瘤血液科/程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