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365英国上市官网
你所在的位置:院报院刊 院报院刊 >> 海医院报 >> 2010 年 6月 第 114 期>> 正文

114-4.jpg

版面目录

天使是看得见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27

  2010年5月25日对我们而言仍旧是那样有序的工作着、那样的紧张忙碌着,然而在10:00那一刻,急救车急促刺耳的鸣笛声打破了日常的有序及平静。海淀医学救援中心的急救人员在急诊分诊护士和迎接医生的引导下,拉着担架车奔跑进抢救室。

  “心跳骤停45分钟”!

  心电监护示波室颤、无自主呼吸。抢救间内,医生谢志毅、赵子英、田艳丽,护士张玉娟、王红丽、温玉力、王盼等人立即开始了紧张的抢救。患者女性,28岁,开会时突然意识丧失,同事给予胸外按压15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现场,继续进行了心肺复苏40分钟后,患者仍无自主心跳,随即来医院继续抢救。

  立即给予电除颤、呼吸机控制呼吸,持续胸外按压、药物治疗。抢救室内是忙碌、凝重的医护人员,伴着条条命令在紧张的抢救;抢救室外是焦虑、崩溃的家人与同事,伴着阵阵哭泣和叹息声。

  此时犹如黑夜吞噬了光明,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了,数次电除颤没有任何反应。我们不祈愿时间能够停止,只愿阳光能够穿透浓密的云层,点亮生命的蜡烛,留住你的脚步!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和一句句不舍的告白牵动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却更加坚定了“分秒必争、决不放弃”的信念!

  抢救进行了30分钟后,心脏仍然不能复跳,患者瞳孔早已散大、皮肤出现了瘀斑。家属绝望了,医护人员失望了,只有谢志毅主任站在患者身边,眉头深锁、面色冷峻,沉着的鼓励着“继续复苏,不要放弃”。11:20进行了最后一次电除颤,除颤后所有人都盯着监护仪,几秒钟后监护仪上终于出现了自主心律,心脏复跳了。进行125分钟的抢救患者恢复心跳、恢复自主呼吸,这是一个奇迹!!所有人都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欢呼,随即更加紧张的投入了复苏后治疗。就这样一种坚持、一种不放弃、一种执着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仅仅28岁的生命!

  医护人员们忙碌的身影就象是人间一朵朵美丽的百合花,那样的纯洁,那样的清香!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的职责!用行动书写着不放弃的真谛!这种坚持是源自于我们对自己急诊团队的技术力量和协作能力的具有充分的信心!

  坚强地活着是一种对生命地依恋、不舍。在ICU内,从这个患者身上,我们看见了震撼人心地力量——生命地力量。随着准备工作的就绪,病人在秦龙主任的陪伴下迅速推入ICU。在一声声医嘱下达后我们为这个年轻的生命努力地奔走着,经过控制性浅低温、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等一系列我们ICU在国内领先的治疗开展,病人的病情逐渐稳定了。

  经过不懈努力和全体医护人员精湛技术的发挥,28号我们发现患者动了,当医生呼唤她的名字,她点头了,全病房沸腾了,高兴地奔走相告,有的甚至流下感动的泪水。泪水里包含了感动、感谢、震撼、幸福,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是我们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对生命的敬重。

  她的生命就如野草般坚韧,在家人的鼓励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现在的她已经可以行走及和大家我们交流了。女孩已于6月23日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祝福这个女孩的明天更美好。

 急危重症医学部/王有利 关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