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林 功能神经科主任 海淀医院2009年度突出贡献个人 开拓创新 带领功能神经科大跨步前进
功能神经科是一个年轻的、需要多专业协作的科室。从建科初期,李云林同志作为科室主任,带头注重科室的规章制度、科室专业及科室的文化建设,为科室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医院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李云林主任带领全科人员针对科室专业特点,先后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有关科室劳动纪律、疾病诊治流程、患者住出院注意事项等各项制度及措施。如针对功能性疾病发作性症状这个特点,先后制定了《病人住院告知书》、《癫痫病人住院诊疗流程》、《癫痫手术前后抗癫痫药物的规范性使用》、《脑电图监测注意事项》、《功能性神经疾病的护理事项》等,并将这些制度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经过一年余的运行,使科室进入一个“制度化管理”阶段。为了监督这些制度的实施,他带领科室核心小组建立科主任、护士长接待日活动。上述规章制度的实施,使患者住院后能及时得到系列的告知和全程服务。一方面增加了医患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机会,提高了彼此间的信任度;另一方面,有助于消除病人及家属对治疗中的疑惑,进而减少了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
2009年初期,由李云林主任领导的功能神经科改变发展模式,先后与中国抗癫痫协会、北京抗癫痫协会协商,正式成为“中国抗癫痫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同时,与国内该专业的著名教授进行密切的专业间合作,促进科室专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有了初期的沉淀,使得科室专业在国内有了一席之地。近一年来,先后接待了哈尔滨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二院、包头医学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内著名医科大学、医院的来访人员到科室参观学习。科室的运行模式,尤其是多学科间的紧密合作,得到了中国抗癫痫协会及国内同行业前辈的肯定。
李云林主任十分重视科室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培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期间,先后外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解放军304医院等专家来科室授课。同时,科室先后外派16人次的医生、护士和脑电图技师参加国内外、北京市的学术会议和讲座,进一步提升科室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为适应医学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他带头用英语交接班和学术交流,为年轻医师树立榜样。
李主任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他的正确领导下,科室的制度化建设、发展模式的转变、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及和谐团结的队伍建设,使得科室业务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与2008年相比,2009年的收治病人数、手术例数和经济收入,提高达300%左右。其中,癫痫手术数量居全国前列,并初步形成了以“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癫痫”为特色的、引领科室发展的龙头专业。
通过多年在临床一线的工作和对医学领域的探讨,李云林主任深刻地认识到:“科研是科室发展的潜在动力”。2009年,在完成区科委课题《脑功能的可塑性研究在癫痫外科的应用》的基础上,他积极和中科院等科研机构进行学术探讨,初步达成未来的合作意向。6月28日是中国抗癫痫协会发起的“国际癫痫关爱日”。为此,他组织科室进行了“关注癫痫,范诊治疗”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向全社会及医疗行业呼吁:规范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提到荣获突出贡献个人荣誉奖项,李云林主任表现得非常谦虚。他表示,没有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就没有科室的今天,没有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辛勤工作,就没有自己今天的“夸夸其谈”。因此,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