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365英国上市官网
你所在的位置:院报院刊 院报院刊 >> 海医院报 >> 2009 年 3月 第 99 期>> 正文

99-1.jpg

版面目录

成立急危重症医学部促进海淀医院科学发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9-01

  本报讯(通信员 谢志毅)3月3日,经院领导批准,医院成立“急危重症医学部”,下设“急诊医学科”和“重症医学科”,由林洪远教授担任医学部主任,谢志毅、秦龙、赵子英担任副主任。这是医院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创新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模式的有益探索。

  作为综合性公立医院,近年来医院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衡量一个医院现代化程度的标准之一是看急危重病医学专业科室的设置是否合理及其对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程序是否得当。危重症患者根据需要监测、检查和治疗的强度,可以分为普通患者、高依赖患者、重症强化医疗患者。由于对后两类患者的监测护理和诊断治疗不及时不到位,将引起严重后果。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得到及时的、与病情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不仅是患者的需求,而且是医院降低医疗风险、和谐医患关系、保证患者健康安全的重要方法。因此,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的急诊急救、快捷的专科入住、及时的危重病抢救,故成立急危重症医学部是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急诊科纳入“急危重症医学部”后,要回归急诊的真正功能,使其在建设急、危重病人救治绿色通道、扩大院外急诊份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真正快捷及时的“急诊医学科——住院病房绿色通道”,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使患者得到更加及时的救治。同时把急危重症患者实现分工细化,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医疗服务,充分协调利用好ICU病房、急诊监护室病房、急诊留观室的资源,建立相对有侧重的区域,实现人力与设备资源合理配置。同时,依托医学部逐步建成海淀医院和海淀区危重病培训教育基地、急危重症科研基地,逐步建设有医院特色的急危重病医疗技术。这是医院创新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模式的有益探索。

  在今后的工作中,急危重症医学部需要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着力培养一支有激情、有干劲、有能力、干实事、干出实绩的职工队伍,在大量的日常医疗工作中,充分展示每一名职工的才华与风采,充分体现医务工作者“服务病人,奉献社会”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