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优秀事迹
张爱华是海淀医院的一名护士,从护校毕业后,就来到海淀医院儿科,她待人诚恳、实在、亲切、随和,处处替别人着想。有一张照片,是张爱华和一位大妈的合影。看着这张照片,人们会想:她们是母女?是亲戚?是邻居?都不是,这就是我们主人公张爱华和一位非亲非故的阿姨之间的故事。1988年以来,她一直默默帮助孤寡老人张大妈长达27年。
1988年,张爱华的妈妈患心梗,当时帮扶对象张大妈也患心梗,正好和张爱华的妈妈住在同一病房。了解到张大妈无儿无女,与老伴和老父亲住在一起,张爱华在照顾妈妈的同时,也帮助张大妈做了许多事情。由于住院时建立的友情,张爱华在妈妈出院后,也会经常抽空去张大妈家看看三位老人。老两口六十多岁了,只是普通退休工人,家境并不富裕,大爷姓闫,大妈叫张学勤。张阿姨身体弱,外出很不方便,家里家外只有老伴一人张罗,还要照顾一个近90岁的老父亲。张爱华细心观察了解到老人真正的困难与需求——大妈有高血压、心脏病,常犯头晕的毛病,一犯病就只能躺在床上,眼睛不敢睁开,又固执地不愿上医院,大爷就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爱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等老人打电话,爱华会隔三差五的到家里,给大妈监测血压,指导药物服用方法,注意事项。此外,张爱华还每月在医院为他们开好一个月的药,之后带上药品来到老人家中,再把收据带回医院手工报销。两位老人从心里感谢这位心地善良、真诚待人的姑娘,也把爱华看作了自己的女儿。
大妈的老父亲去世后,张爱华去看张大妈和闫大爷看得更勤了。2004年,闫大爷半夜在家突发心梗,大妈打电话给爱华,正直半夜,爱华二话没说,赶到大妈家,帮助找急救车,送大爷到医院抢救,并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大爷在心脏手术后患上了精神合并症,爱华在每次给他们开药、看望同时,还担任下去安定医院给大爷开药的重任。每次,张爱华都是骑着自行车,耗时20分钟,去安定医院门诊部为大爷开药,半个月开一次,风雨无阻,直到大爷离开人世。
大爷的离去使大妈倍感痛苦,面对孤独的大妈,爱华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去陪她聊天,以减轻她失去老伴的悲痛。而这时,大妈总觉得浑身乏力,爱华利用休息时间带大妈到医院做检查,结果又诊断出糖尿病。大妈非常紧张害怕,爱华就多次给她讲糖尿病知识,告诉她按时用药,注意运动和饮食,正确对待。爱华经常不断地陪伴着大妈,安慰开导,使大妈逐渐走出悲伤。随着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爱华还一直在坚持看望、照顾老人。同事曾经问她:你上有老,下有小,有没有想过少去看一次张大妈?谁知,她却笑笑说:没想过,因为我觉得照顾张大妈是我份内的事情,不去我就不放心。
还记得2014年的一天夜里,大妈一个人在家中昏倒了。第二天,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直觉告诉爱华,这天一定要去看看张大妈。用力敲门后,张大妈几乎是爬着为爱华开的门,一进门,爱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由于之前的昏迷,导致张大妈大小便失禁,粪便、呕吐物遍布在家中的地面上。张爱华二话没说,先把大妈扶到床上,为大妈换了干净的衣服,又把大妈家的地面、脏衣物全都清洗干净。由于多年照顾张大妈,爱华对张大妈的疾病及体质已经了解透彻,在清理完毕后,爱华马不停蹄回社区医院为大妈开好输液药物,又回到大妈家中亲自为大妈把液输上,一个女儿照顾妈妈都没这般周全和细致。
在之后的日子里,大妈身体一有不舒服,就给爱华打电话。爱华每次都会去看望,当症状严重时,还带大妈到医院急诊科看病,缴费、做检查、取药、输液……跑前跑后,还要不断安慰老人。白天工作,下班后再到家里给大妈输液,照顾其吃饭、喝水,一连几天都很晚回家。每次都是这样。因为放心不下,如果自己有事,也要让自己的丈夫去大妈家中看望。
2005年,爱华调入魏公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她自己的母亲也是心梗患者,家中也有4位老人需要照顾。有人曾劝她可以把大妈纳入站上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象,这样就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也不用耽误自己的休息时间。她轻轻一笑,说:“不用了,大妈已经习惯我照顾了。”没有过多的解释,但我们都知道,张大妈家离我们站较远,对于高龄孤寡老人来说,心理问题比躯体问题更为严重,爱华不想让张大妈有被嫌弃的感觉,也不想增加同事的负担。一直到现在,爱华还在经常去帮助看望老人,她已把照顾张大妈当成自己的责任。今年53岁的她已经照顾非亲非故的老人有27年了,还会一直照顾下去。人生有几个27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爱华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用朴素、真挚的热情、用行动献出自己的爱,并感染着医院的每一个人,在她的影响下,社区护士坚持为非辖区的高龄老人换尿管3年多了,社区医生经常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诊治……
爱华很低调,每次说起这件事情,她总会微微一笑,云淡风轻地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做这些事情她是那么的自然,从来没有想得到什么,只要有时间、有能力就想去帮助、照顾、关心别人。就像《爱的奉献》这首歌的结尾唱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当听着这首歌时,不禁让人在想:爱是什么?爱总是在无形中产生,看似平凡、却又那么美丽,它的最高境界是奉献。
党办/王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