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医生“看得见的听诊器”——重症超声技术
4月7日上午,医院ICU每周例行的主任教学查房如期而至,大家发现,床旁多了一台便携超声机,而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兼重症医学科主任、世界重症超声联盟(WINFOCUS)国际讲师、加拿大急重症超声学会(CCUS)讲师晁彦公也出现在了重症超声远程培训系统的电脑屏幕中。原来,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应用重症超声远程培训系统的协作查房。
晁主任利用重症超声远程培训系统指导大家行床旁超声检查,意外发现患者心脏明显扩大,呈蠕动状态,测量左室EF35%,下腔静脉宽度2.5cm,变异度0%;肺超声提示双下肺大量融合B线及多个区域肺内高低回声混杂,提示肺实变;胸腔积液大量;结合患者无冠心病等心脏基础疾病,考虑应激性心肌病。需立即进行脱水,液体负平衡以减低心脏前负荷,另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保证组织灌注。在超声动态监测血容量、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为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循环功能复苏,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得到稳定。秦龙主任带领大家进行紧张抢救的同时,也同晁主任积极讨论了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超声影像特征。此次查房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大家感慨纷纷,海淀医院ICU已经进入了科技化、信息化时代,实现了科技助力、远程互通。
我院在2015年底开始开展重症超声在ICU应用的新技术,并已有秦龙、张颖萍、刘秋旻医师参加WINFOCUS国际重症超声应用培训项目,通过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诊断技术专业考试,即CDFI医师证书,为海淀医院ICU开展重症超声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与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紧密相连的目标导向性重症超声,尤其应用重症超声远程培训系统,不同医院高水平的重症专家即时交流、讨论,可以迅速提高对危重患者的诊疗水平,使患者享受到更高等级的医疗服务。重症超声远程培训系统的使用,可更方便、及时的进行远程培训及会诊,对争分夺秒的ICU患者抢救具有重大意义。
ICU/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