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专科治疗
应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历史悠久,疗效显著。主要特色体现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强调根据标本缓急的不同,而采取分阶段论治的方法,其治疗优势体现在外病内治、内病外治,内服、外用相结合,治疗方式多样、药物剂型多样和毒副作用小等。中医科崔欣主治医师是“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专家黄尧洲主任医师,对治疗湿疹、带状疱疹、过敏性皮肤病、神经性皮炎等疾病均有独特经验,临床疗效满意,获得患者认可。以下简述其临症经验:
第一,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以知其内;至其内,已愈其外”。皮肤是人体的最外表,“观其外,以知其内”,看到外表有病,能够推断是哪个脏腑失调。大多数的皮肤病都是因为内在脏腑的失调所引起。“治其内,以愈其外”就是指治疗体内的失调,外面就能好。应用中医药,采用内外结合的治法,可以有效的治愈皮肤疾病。
第二,辨证论治。
同一个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可有不同的表现,从而有不同的治法。比如带状疱疹患者,早期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中医讲属于湿热证;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皮损颜色变淡,疱壁松弛,伴疼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等,中医属于脾虚湿蕴证,这两个期的治法是不一样的。
第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是指同样的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治疗方法及药物有不同。比如湿疹,在急性进行期往往表现为湿热,如搔痒、渗出、糜烂、红斑、水泡等,在治疗时就应该以清热、除湿为主;如果亚急性期,皮损比较肥厚,搔痒也有,渗出不是很多,这时候就应该加上健脾除湿的药物;到慢性期,以搔痒、肥厚,甚至有皲裂,脾湿减弱,反而伤阴了,治疗时应该用滋阴除湿法。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病情发展中出现相同的证候,就可以同用相同的治法及方药。比如:带状疱疹是病毒引起的,而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的疾病。这两个病在某个时期均可出现肝经湿热的证候,所以,此时都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治疗。
综上所述,应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优势显著,崔欣主治医师在采用辩证论治的内服用药基础上,结合外治疗法,临床获效满意,目前中医科对于带状疱疹等皮肤病的中医诊疗,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