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英国上市官网
栏目29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指接触某些外界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可表现为红斑、水疱、大疱、渗出、糜烂、皮肤肥厚、苔癣样变等改变。临床上多为急性经过,但长期反复接触某种致敏物质,也可使皮炎呈慢性经过。中医的“漆疮”、“膏药风”、“马桶癣”等均属于接触性皮炎范围。
【病因病机】按接触物的性质和发病机理的不同,分原发刺激反应和变态反应两类。任何人接触前者均可迅速发病;后者的接触物无刺激性,仅发生在少数事先致敏的个体,且有一定的反应期。可引起本病的物质不胜枚举,有的有刺激性,有的无刺激性,还有的介乎二者之间。常见的类别有:①纺织品、皮革、塑料。②化工原料、药物、杀虫剂、化妆品、清洁洗涤剂。③金属、首饰等。④动物、植物及其它。
发病机理可分为两大类:
⒈ 原发刺激反应 接触物本身有刺激性,如强酸、强碱,任何人接触均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急性皮炎,甚至坏死。发病的决定因素是接触物刺激性的强弱、浓度和接触时间。不同个体和部位间的差异不显著。
⒉ 变态反应 接触物无刺激性,但有致敏性,皮炎只发生在个别敏感者。致敏期一般不少于4~25天(平均 7~10天)。已致敏的机体再接触特异性抗原后至出现皮炎所需时间为数小时至1天。绝大多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属Ⅳ型变态反应,但个别亦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且两者可以同时发生。
【临床表现】
(一) 皮损分布 皮损常分布在接触部位,有一定形态,界限清楚,且与致病物的接触方式有关。因此常可根据发病部位寻找可能的发病因子。如头面部接触性皮炎常考虑化妆品及染发剂过敏,对内裤染料过敏引起的皮损可呈裤形分布 。
(二)皮损特点 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澄清,水疱破后为糜烂面,严重者(如强酸、强碱作用)可发生表皮剥脱,甚至坏死。在皮肤组织比较疏松处如面部、阴囊等处常有明显肿胀。有时由于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则症状发生缓慢,皮损开始可呈亚急性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若病因不能及时发现而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则呈慢性湿疹样变,皮损呈轻度浸润、增厚及苔藓样变,如洗涤剂引起的手部接触性皮炎。
(三)自觉症状 自觉瘙痒、烧灼感,间有疼痛。皮损泛发者,可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
(四)病程有自限性 皮炎症状在数日内发展至高峰,若已脱离与致病物的接触,可于1~2周内逐渐消退,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少数患者在反复接触过程中,对接触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或耐受性提高,发生脱敏耐受状态而好转或痊愈。
【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验
皮损面积大、炎症重者,血、尿常规检验可能有一些非特异性的异常改变。
(二)皮肤斑贴试验
可疑致敏因子阳性斑贴试验,可明确诊断,但不宜在急性期进行。
(三)组织病理
表皮细胞间和/或细胞内水肿,细胞空泡化,核固缩,甚至坏死。真皮浅层高度水肿,血管扩张,管周单一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或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水疱形成多在表皮下。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明确的接触史和典型的皮损。皮损通常局限于接触部位,有一定形态,境界清楚。主要表现为红斑、水疱等皮损。去除接触物,并经适当处理后皮损很快消退。可疑致敏因子斑贴试验阳性即可明确诊断。本病需与急、慢性湿疹鉴别(见湿疹部分)。
【治疗】
首先应寻找病因,脱离接触,并积极对症处理。
⒈ 内用疗法 一般用抗组胺药,有止痒、抗炎作用。对重症泛发性病例可短期口服皮质类固醇。如伴有继发感染应加用相应的抗生素。
⑴ 抗组胺类药 口服抗组胺药种类较多,可酌情选择2~3种联合应用。扑尔敏4mg,每日3次;赛庚啶2~ 4mg,每日 3次;多虑平25mg,每日3次;异丙嗪12.5~25mg,每日3次。 无嗜睡作用的H1受体桔抗剂包括氯雷他定(克敏能)、西替利嗪(赛特赞)、阿司咪唑(息斯敏)等,均是10mg每日 1次。
⑵ 其他抗过敏药 用于较重的病例。①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每日1次,静脉缓推。②10%硫代硫酸钠溶液10ml,每日1次,静脉注射。③维生素 C,1~3g,每日1次,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
⑶ 抗生素 用于预防和治疗继发性感染。
⑷ 类固醇激素 用于皮损面积较大、症状较重者。强的松,每日30~50mg口服。也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日 100~200mg;或地塞米松每日10~15mg。症状控制后可较快地减量,不必长期维持。
⒉ 外用疗法 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无论损害表现如何,均应首先设法除去附着于皮肤或衣物上的致敏物质。急性期:红肿明显时可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搽,渗出多时可用l:20复方醋酸铝溶液,3%硼酸液或3%马齿苋煎液冷敷。若有大疱可将疱液抽出后再行湿敷。亚急性期:有少量渗出时可选用湿敷 ,无渗出时或慢性期可选用霜剂或软膏。有感染时应在外用药物中加入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等。
【预防与调摄】
⒈ 发病期间应尽量避免外用刺激性药物, 对易致敏药物应慎用,以免引起多价或交叉过敏。
⒉ 愈后应尽量避免再接触致病因素,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