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艰难漫长的一夜——记生命的卫士
1月21日,旅居美国的华人患者要出院了,这位55岁的中年男人,激动的不能自已,含着泪握着我们的手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这朴实的话语,反反复复,这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信任和尊重。患者长期居住于美国,经常就医于纽约,在病人能与我们进行言语交流时,他就很感慨的告诉我们,海淀医院医生的责任感和救治水平绝不逊于纽约大医院。面对这份发自内心的褒奖,我们以为海淀医院重症医学科赢得荣誉而自豪。
这位患者与我们的故事,开始于2015-1-13日,当日、当时,普通而不平凡,因为时间见证了一条生命的重生。
2015-1-13日凌晨0:30分,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急诊科紧急会诊,要收治一名55岁“少尿伴喘憋”的男性患者,他就是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击退病魔的那位患者。患者旅居美国多年,近日回京办理业务,既往有过敏性紫癜、慢性肾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已多年。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患者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急性心功能不全、休克、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多浆膜腔积液等诸多致死性疾患,为进一步抢救收入我科。转运途中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血压测不出、意识恍惚、重度喘憋,生命随时面临逝去。在秦龙主任的亲自指挥下,一场与死神的生命争夺战在冬日的深夜中展开。判断病情后,紧急给予降血钾、升压药物稳定心血管系统,建立血滤管路并马上予以床旁血液滤过治疗,1:00左右患者突发室性逸搏,意识丧失,刚刚有所改善的病情再次急转直下,命悬一线,秦龙主任、李燕值班医生和护理团队再次投入争分夺秒的心肺脑复苏抢救,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等各种抢救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30分钟后生命体征逐渐有所稳定,神志恢复,但经历心脏停跳打击后患者循环功能的维持变得更加困难。秦龙主任、李燕医师坚守在患者床前根据病情不断的调整治疗,护士以接近于跑步的速度执行各项医嘱,时间一点一滴过去,病情再次趋于稳定,代谢指标逐渐改善,但命运的死神依旧不愿远去,3:00左右患者循环再次恶化,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逐渐用到极量仍不能维持血压,一条鲜活的生命随时都将与世长辞,紧张的病情评估和治疗调整时时刻刻在进行中。长时间、高强度、紧张的工作,没有摧毁他们拯救生命的执着信念,死神向这样的医疗团队屈服,情况有所稳定;但5:30左右病情再次波动,循环恶化,组织灌注难以维持,“不抛弃、不放弃”是我们面对生命的准则,在肾上腺素反复静脉推注下,生命暂时掌握在我们手中。
秦龙主任及值班医师仔细分析病情,在纷纷扰扰的数据中发现了逐渐表现出来的不同,如脉压差的逐渐变小、颈静脉怒张加重、CVP的异常升高,考虑出现急性心包压塞的可能性极大。7:30分超声科张晓蓉主任急行超声检查明确了心包压塞。患者已处于濒死的状态,紧急心包穿刺有相当大风险,但这是挽救其生命的关键,患者已游离于生死之间,不能再有一秒的犹豫, ICU的主治颜卫峰医师毅然主动站出来,请缨打响这场攻坚战,在急诊超声定位下予以紧急心包穿刺引流,手法稳固,过程极为顺利,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瞬间得以改善,生命支持力度明显下调,循环及代谢好转,血管活性药物逐渐减停。其后成功拔除心包引流,顺利脱机、拔除气管插管,心、肺康复治疗逐步跟进,患者一天天的复原。临近出院了,他总风趣的和我们说,要不是你们一口中文,我总觉得好像是在美国最好的医院诊治。
回想患者整个的救治过程,那步步惊心艰难而漫长的一夜努力和生死一瞬间的患者,我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真正生命的卫士。
ICU
20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