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

作者:李思雪 来源: 心血管内科    

发布时间:2025-01-26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4.jpg

  1月17日,海淀医院心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为一位年轻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植入我院首例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术程顺利。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海淀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源性猝死的治疗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患者情况

  1月8日,一位32岁男性突发心悸、头晕就诊我院急诊,心电图检查快速诊断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情危重,立即给予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收住心内科监护病房。

  由于患者年轻,病情危重,经过系统检查及心脏影像学(心脏超声、心脏核磁)的评估,科室韩萍主任组织全科大查房,北医三院张媛教授严格把关,最终诊断该患者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属于猝死高危人群,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指征。

  由于患者年轻,预期寿命长,且无起搏需求,为避免传统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能导致的静脉通路狭窄、潜在感染风险,三院张媛主任及电生理小组进行详细论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选用可兼容核磁检查的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系统。

关于S-ICD

  心源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及时识别并有效除颤是预防这类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重中之重。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导线及脉冲发生器均位于皮下,除颤导线不直接接触心脏及相关静脉植入,通过皮下电极来采集信号,并发症少,从而提供安全有效的除颤治疗,为一种更加先进的治疗方法,为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方案。

手术进程

  术前,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联合麻醉科邢玉涛副主任、胸外科杨影顺主治医师,反复讨论手术过程,把关每一个术中细节,讨论术中的注意事项,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

  1月17日,在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心血管内科在导管室为患者成功实施全皮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从开始麻醉到手术结束,仅仅用时一个多小时。

  术后对植入的除颤器进行程控,诱发室颤发作后该装置能准确除颤,迅速终止室颤发作,表明S-ICD对室性心律失常等类恶性心脏事件时可及时给予除颤救治,从而挽救生命,手术成功。

25.jpg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术后影像

  365英国上市官网心血管内科在张福春院长领导下,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高水平的发展态势,各亚专业紧跟国内外先进理念,齐头并进,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及区域竞争力,为周边地区居民健康幸福生活做最坚实的护盾。


365英国上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