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脑卒中康复知识小问答(三)
1. 偏瘫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治疗计划的制定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治疗条件而定。远期计划和近期计划的制定要抓住重点,只有突出重点,才能把次要问题迎刃而解。
方法包括:
(1)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活动(包括翻身,上肢上举,起坐):两手十指交叉,患拇位于最上面,稍外展,由于健侧手指使患侧手指外展,整个上肢的屈肌痉挛可以减轻。优点:①活动和转移时,偏瘫的肩受保护。②两手交叉在一起位于中线,感觉和知觉得到改善。③防止肩胛骨后缩及整个偏瘫侧后缩。 ④防止了联合反应。
(2)翻身是最有意义的活动,它刺激全身的反应和活动。要求患者上肢伸展做十指交叉握手的动作,双下肢屈曲。此动作抑制下肢伸肌痉挛:减少下肢伸肌痉挛,同时使肩胛骨前伸、抑制上肢屈肌痉挛。
(3)下肢全活动范围控制—学习主动控制下肢。
(4)伸髋时抑制伸膝:将患肢置于床边的外侧,治疗人员使足充分背屈→使膝放松于屈曲位→所有运动阻力消失→主动把脚抬到治疗床上。在伸髋同时屈膝的能力是行走时摆动期开始的基础;使从床上坐到床边前将腿放到床下。
(5)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体位卧位双下肢屈曲→将臂部抬起→保持骨盆在水平位。治疗师一手放在股前边。下压膝关节时向足前方拉股骨内外侧髁,另一手手指轻拍患者臂部→帮助伸髋(双桥运动),然后让患者将健足治疗床上抬起来→所有重量都在患腿上(单桥运动伸膝的分离运动,仰卧位→治疗人员使其充分背屈→做膝的等长收缩(绷紧大腿,不要用足或足趾蹬治疗人员的身体)。开始时→膝可略屈曲。优点:治疗时无跖屈,抑制小腿三头肌痉挛。当患者能自己控制双下肢进行双桥训练时,治疗人员不应继续扶持患者双腿。
(6)通过下肢选择性伸直而负重:双脚平放地上→交叉手放在前面的凳子上→肘伸直头向前超过脚→抬臀→膝向前。
(7)向患侧翻身坐起:患者向患侧翻身,直到肘部接触到治疗床,用健手撑床并移动→坐起。治疗师用前臂支持患者的肩上部,促进这一活动,另一只手指导患者的手和上肢。优点是促进头的直立反应。
(8)重心向侧方轻转:①向患侧—躯干应被拉长,治疗师手应放在腋下及对侧屈肌处。 ②向健侧—偏缩短患侧躯平肌,一手虎口压在患侧屈肌,另一手放在患背部,重心患侧躯干,健手向外旋起。
(9)两腿交叉,重心转向下面腿一侧—在穿鞋袜时平衡。
(10)双手向前触地,及交叉握手前伸推球。
(11)双膝屈曲、重心向侧方转移—站立时重心从一侧转移到另一侧。
(12)患腿负重的站立活动。
(13)上肢的训练:抑制手臂肌痉挛卧位:抑制躯干肌肌痉挛→抑制臂的痉挛。坐位:患肢支撑。抑制肩胛骨后缩和下降。抑制前臂旋前。肘后旋的选择性屈曲。主动活动。坐位推球。站立活动,拍球。站立位,手臂支撑桌面负重抑制痉挛。
2.为什么手比腿恢复的慢?
支配手功能的区域在大脑皮层的投影面积最大。运动皮质中央前回4区第一运动区,此区具有精确的机能定位,但头影是倒置的,而头面部是正的.在皮质上身体各部位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与体积无关,如拇指几乎是大腿代表区的10倍。
3.上肢主动性康复训练的方法?及训练时间?
上肢主动性康复训练按照上肢肩、肘所应具有的基本动作和手的实用性动作能力的实施,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急性期腕关节背伸夹板的使用、上肢运动功能训练、手的粗大运动和精细活动训练。
肩、肘的训练内容包括:
①卧位下,当患者处于软瘫期时,为了使患者上肢产生能维持姿势的肌张力,治疗师将患者臂置于所要求的位置并给予支持,使肘伸直。同时配带腕关节背伸训练夹板,预防屈曲挛缩。
②当患者能够自己将上举伸直的上肢保持2s,训练患者屈伸肘部使手掌触及和离开前额(治疗师可帮助前臂旋后)。
③当患者能在卧位下进行上肢上举外展180度,保持肘关节伸直,进行坐位训练。坐位下,上肢伸直前屈90度推体操棒,维持10分钟后,做肩关节外展、内收,肘关节伸直、屈曲运动。
④当患者能在坐位下完成上肢伸直前屈90度后,进行站立位训练,一手抵墙(上肢伸直前屈90度,手掌平压在墙上),当身体转到上肢外展90度时要维持上肢的位置。
手的训练内容包括:
①卧位下,将患者肩肘置于床上,诱发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拇指和示指的对指运动及手指的集团伸展。
②坐位,坐在桌旁,前臂置于桌上,进行伸腕训练。坐位,肘置身边,前臂旋前和旋后。
③可以从桌上拿起一个塑料杯,并把它放在身体另一侧的桌上。还可以用拇指与每一个手指对指,1min内做20次以上。还可以用梳子梳头后部的头发。还可以持握加粗的勺子放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