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
病理教研室教学工作纪实
努力奔跑 只为更好
2015年9月,我院启动了带教师资准入考核。截止2017年5月,病理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学学习及相关培训,并实践了以下教学活动:
完善临床病理讨论会(CPC):通过与普通外科、消化科、妇产科等科室的联合,对疑难特殊病例进行多次交流讨论,巩固和深化了病理学习,获得了对某一种疾病比较完整和具体的认识;培养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了各领域的进展,开阔了眼界;有秩序的讨论、自由民主的发言及对话方式增强了临床及病理医师的凝聚力。
邀请专家理论授课:邀请北大医学部病理系郑杰老师、刘从容老师、石雪迎老师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妇产科病理学进行了多次示范教学及理论授课,同时与临床大夫热烈讨论,解答了临床实践中的困惑,增强了科室间的沟通。
启动专题系列教学:今年,病理教研室制定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全年设定18个课时(每次50分钟),将泌尿外科病理知识分割成模块,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详尽的讲解和剖析。使住院医师进步的同时,全科临床病理诊断水平也得到巩固和加强。今后将逐步完善全身各系统的教学授课。
实施文献汇报教学:病理学科发展日新月异,诊断标准越来越科学严谨。今年,结合文献复习对新版WHO泌尿系统肿瘤分类(2016版)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解读和学习。通过文献学习、汇报和讨论,保证了病理知识的更新及与时俱进的同时,尝试了双语教学模式。
探索病理微课堂( micro-lecture in Pathology ):随着媒体和通讯的发展,微课程是逐渐受青睐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其形式多样,可以是PPT式、场景式、视频式。病理教研室借助微信平台,实现了针对性强、灵活性高及可重复性的微课堂学习,对随时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学习。
2015年及2016年,病理教研室组织了两次带教师资准入考核。教学的道路上,大家从来没有终止过学习,从基本功、内容到形式不断探索,在教研室付静主任、北大医学部病理系郑杰教授和钟延丰教授的帮助下,取得了显著进步。相信,病理教学会越来越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