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媒体海医丨安宁疗护病房主任秦苑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

来源: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发布时间:2018-04-1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安宁疗护,在我国又称作缓和医疗,它为生命的告别提供了一种新选择,这种选择意味着什么?老年之声系列报道《最好的告别》今天聚焦这种护理和关怀新方式。

第五集

《安宁疗护——且让生死两相安》

生命的最后,他们选择安宁“谢幕”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教授2017年12月14日上午10时4分因脑中风并发心肺衰竭在台湾高雄医院逝世,享年90岁。

  因为之前签署了协议书,没有进行有创治疗,余光中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中安详离世。余光中先生和家人的选择让“安宁疗护”“缓和医疗”等字眼再一次冲击我们对生命逝去的认知。如何与生命说再见、如何有尊严无痛苦的告别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人们对“优逝”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180412131540.jpg

图为365英国上市官网安宁疗护病房主任秦苑在了解患者想法

  秦苑:因为他一辈子是做音乐的,觉得他现在会不会愿意听一些音乐,或者做一些什么,会让他不那么难受。

  患者家属:可能实际对他都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我个人觉得……

  作为我院安宁疗护病房创办人,与病人家属沟通、了解患者意愿、为患者制定安宁疗护方案是秦苑每天都要做的事。

  秦苑:每一个入院的病人,等基本的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我们都会常规地召开一个家庭会议。

  记者:每一个病人都是这样的吗?

  秦苑:对。安宁缓和医疗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理念,就是“以患者所希望的方式提供照顾”,首先要知道这个病人需要什么,然后才能知道我怎么去支持他。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由于既往的生活阅历、文化背景等等,每个人的想法都会不一样。我们永远会有一根弦挂着,第一时间要去知道这个病人自己是怎么想的。

微信图片_20180412131550.jpg

图为秦苑大夫

  “临终病人”,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当我们面对处于生命末期的亲人,重点应该是治疗,还是放在减少病人身体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折磨?这个难题该怎样来解?

  秦苑:喝点水吧,我看您嘴干。

  患者家属:喝一点水,慢一点,再喝一口。

  在安宁疗护病房,没有呼吸机,没有除颤仪,也没有ICU中维持生命体征的设备。在这里,住院的是预计生存期只有两周的重病末期患者。

  接受安宁疗护,意味着患者放弃无意义的“有创抢救”,选择自然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安宁疗护的过程不仅致力于减轻病人的痛苦,更关注给病人和家属的精神带来安慰。

  医生:下午能吃点东西?

  患者:下午吃了一点饭,喝了一点豆浆,吃了点茄子。

  医生:那就好。

  患者:谢谢。我就感觉这个医院,既可以便于治疗,也可以心理疏导。你看,(我丈夫)那么固执的一个人,最后您都说服他了。

  医生:其实我觉得还是因为他在乎你,那个是最重要的。

微信图片_20180412131556.jpg

  在安宁病房的护士站,我们看到了不久前一位已故患者的家属给病房送来的水晶杯,上面写着“专业、温暖 、尊重、生命”,或许这八个字就是让患者和家属感受最深的。

  跟随安宁病房的工作人员,我们走进了一个房间。

  工作人员:这个是晤谈室,临终的最后的一个告别室。它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三人间的病房,但是我们做了改造,我们觉得需要有这么一个独立的空间,留给家属跟患者最后的告别。

  记者:就是说家里人都可以在这儿?

  工作人员:对。

  记者:这屋子空间也足够大。窗帘是粉色的。

  工作人员:对,让患者能感受到温馨,家属也能感觉到比较舒适。

  在生命终末期,治愈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技术可干预的比重越来越少,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他们需要的安慰、照料和关怀反而越来越多。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护理顾问王娜宁说,咨询的病人或家属每天都有。

  王娜宁:一个中年男人背着个包,显得很疲倦就走进来了。他进来就说“您这儿是安宁病房吗”,我说“是”。他说:“我是一个病人,有癌症,现在非常难受。我想了解了解什么是安宁,你们这儿怎么个安宁法。”后来我就跟他介绍了一遍。我说,我们可以帮助您减少痛苦,然后尽量让您舒适。

微信图片_20180412131601.jpg

图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记者冯玉婷(左)采访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护理顾问王娜宁(右)

  安宁疗护是一种医疗手段,通过安宁疗护减轻他们的疼痛和对死亡的恐惧,为生命的告别提供了一种新选择。这种选择意味着什么?秦苑大夫说出了她的理解。

  秦苑:现在比较明确的一个标志应该就是“生死两相安”的告别。

微信图片_20180412131607.jpg

图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广记者李佳(右)随医生查房

安宁疗护,让生命“走”得温暖而从容

  患者的女儿:安宁疗护病房给我们的感觉是到了这儿之后都觉得特别安心。我父亲身体上有一种放松感、安全感,这种感觉在其他地方没有获得过。

  在秦苑最早接收的病人里,一位88岁的余老先生让她印象深刻。这位坚决选择安宁疗护的老人,在这里安然离去,也没有给女儿留下遗憾。作为安宁疗护的医生,不光要照顾患者的需求,还要对家属做心理疏导。

  秦苑:比如一位老太太,93岁,是癌症病人。老太太自己非常明白,就跟我讲,我知道我这是一个治不好的病,你们别折腾我,不要输液,我什么措施都不要,但是我可以接受止疼,就好好地把我送走好了。她的态度非常明确。

  记者:很有主意的。

  秦苑:但儿子不接受。他会有很多的顾虑。

  记者:是不是大夫这边还要去做她家属就是她儿子的心理疏导呢?

  秦苑:对。我们就跟他讨论:“担心什么呢?老人的诉求其实是非常清楚的。我看到你非常的不舍,因为是至亲的人。生命是她的,那我们愿不愿意支持她自己的选择?”

  从事安宁疗护的人,实际上就是生命末期的守护者和摆渡人。在整个疗护过程当中,医生最大限度地指导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至亲和照顾团队不离不弃的陪伴与坚持,没有遗憾。病人走得安详,活着的人也会因此而安心。

  志愿者:上午的时候,一个患者的家属过来,是女儿跟女婿两人,送了一封感谢信、一个花篮,特别过来感谢我们。我们不止一次接收到患者这样的感谢。她母亲已经去世了,但是走的过程让全家人都觉得老太太是善终,所以家属就很感激。她已经是第二次过来看我们了。家属也觉得得到了平缓。

  记者:心灵的安宁。

  志愿者:对。

微信图片_20180412131614.jpg

图为秦苑大夫在和患者聊天

  做了30年肿瘤科医生的秦苑看过很多家庭的生死离别。这些病人的家属在挚爱的亲人即将离去的时候,他们常常是那样彷徨无助。秦苑认为,此时最有帮助的正是安宁疗护,可以让临终患者面带笑容地度过余下的时光,让生命“走”得温暖而从容,让逝者和生者两相安。

  秦苑:病人要走的时候灵安或者说平安,走得很安详,留着的人,我们就说活着下来的这些人,他的哀伤就会降到最低。什么叫“生死两相安”,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微信图片_20180412131631.jpg

  图自网络

  文章来源丨微信公众号“老年之声”

365英国上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