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拯救被施魔咒的家族
1895年,美国有一个裁缝终日郁郁寡欢,密歇根大学的病理学家Warthin察觉后问及原因,竟是她的很多亲人都死于癌症,尤其是结直肠癌、胃癌和子宫癌。Warthin对她的家族史和癌症史进行了跟踪和记录,并于1913年绘制发表了她的家系图谱。Warthin医生是首个完整Lynch家系的发现者。
1962年,有个病人因酗酒导致震颤谵忘而住院,他向当时还是住院医师实习生的Henry Lynch倾诉:“我不会无缘无故酗酒,因为我迟早会患有结肠癌,并死于这个癌症,和我家族中的其他成员一样。”
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相似的家族逐渐被发现,然而大部分医学专家并不认同该类疾病是遗传导致的。100年后,随着“基因时代”的到来,1993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Bert Vogelstein教授等解开了该病的发生之谜:通过连锁分析首次明确并克隆了Lynch综合征的元凶——错配修复基因系统(Mismatch Repair System,MMR),并找到了与之相关的临床表型特征——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
通常情况下,细胞中微卫星DNA 的突变频率极低,少于十万分之一。MMR缺陷(dMMR)导致细胞基因组微卫星DNA突变频率增高100~1000倍并不断累积,不能及时修复DNA复制时产生的错误会进一步导致癌基因(如ras,myc等)、抑癌基因(p53,APC等)及其它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的基因发生突变累积,从而导致肿瘤形成。
dMMR在许多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中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比较深入,研究最多的4种MMR基因为MLH1、MSH2、MSH6和PMS2,其中MLH1和MSH2基因突变占90%以上。4种MMR基因任一发生胚系突变都可能导致Lynch综合征。
Lynch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由此发展而来的结直肠癌约占所有结直肠癌的2-3%。其特点是具患多种癌症的风险——其中患结直肠癌的风险约为70%-80%,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30%-60%,卵巢癌的风险为9%-12%,胃癌的风险是11%-19%。Lynch综合症大部分是非息肉的,意味着该疾病不那么容易通过肠镜检测出来,且其癌变速度快,一个微小的结肠腺瘤可在2-3年发展成结肠癌,而散发性结肠癌的进展需6-10年。
基于对Lynch综合征基因特征的研究结果,临床形成了以Bethesda改良标准为主的筛检标准,以及以MMR基因胚系突变检测结果为依据的诊断标准。NCCN指南推荐:1、所有的结直肠癌患者首先进行MSI检测或MMR蛋白表达检测;2、对于MSI-H或MMR任一蛋白缺失患者,推荐进一步的MMR基因胚系突变检测辅助诊断。这种两步法的筛检和诊断标准大大提高了Lynch家系的检出率,同时也避免了散发结直肠癌患者的过度检测。指南推荐PD-1单抗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用于具有dMMR/MSI-H分子表型的晚期或转移结直肠癌的末线治疗。对确诊Lynch综合征的患者家属也推荐进行相应基因的胚系检测,及早的发现致病基因的携带情况,以便有效的采取风险管理和预防干预;同时对于MSI-H的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方面有别于稳定表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