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故事
安宁故事三——一封来自独生子女家属的感谢信
10月中旬的一天, 海淀医院安宁病房的秦苑主任正在活动室里接待王府医院肿瘤科的刘寅主任, 交流过程中, 一位年轻女子径直走进屋内, 语速急促地询问: “ 什么样的病人才能入住安宁病房? ”
秦主任看到来者两手空空, 答复道: “ 建议家属携带病历资料和患者小视频来看安宁门诊。”
" 我就是来明确一下入院条件的, 我母亲… … ” 女子不间断地一口气说了至少5 分钟。
在之后约半小时的交谈中, 二位主任在仔细地了解了对方母亲和家庭情况之后, 给出了一些可能的选择及利弊分析,并推荐她去看看C C T V- 1 0 的系列安宁缓和医疗科普节目《透过故事看生死》, 通过了解患者知情、“ 道谢, 道歉, 道爱, 道别”、照顾技能等知识的具体讲解, 能够帮助到她。
大约1 0 天后, 秦苑主任收到了一封快递, 里面是一封长信, 全文如下( 附信原件) :
秦主任:
您好!
我是上周找您咨询过的患者家属。
当天我只是想了解一下什么是临终关怀科、就诊流程、入院条件, 既没带患者, 又没带上一点资料。
没想到您和王府医院的刘主任对我进行了那么细致的指导, 让一直坚强的我, 忍不住泪流, 最后您为我推荐的科普片《透过故事看生死》对我影响很大! 让我知道路在何方, 让我知道前面的路并不可怕! 有专业的医生会给予我帮助, 有专门的药物帮助我母亲安享余生!
我看的第一集片子讲的是“ 四道”, 我边看边哭, 想象着应如何与母亲做好临终“ 四道”, 思考如何指导家庭完成“ 四道”。那一夜, 我哭红了眼睛, 第二天还红肿着, 这是多少年不曾有的事情了! 母亲病了四年, 病情反反复复, 她哭过, 姨妈们哭过, 父亲也哭过, 而我只哭过两次! 也只是蜻蜓点水。我是独生女, 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疼爱下, 为什么此时我会如此坚强? 还是我过于理智, 甚至冷血? 那一夜, 我找到了答案— — 我是家里的支柱, 我只能是挺! 那一夜, 我哭了! 哭得那么痛快! 因为我找到了依靠, 我不需要一个人去面对未来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难题。
科教片告诉我, 我会面对什么, 我需要如何应对! 您平和的态度告诉我, 安宁病房在那里, 您也在那里, 在我需要的时候, 无助的时候可以去找您, 您会给予我母亲专业的照顾, 甚至会对我们家属给予关注。这种可以依赖的感觉, 让我放松下来, 让我正常起来— — 高兴要笑, 难过要哭!
后来, 我看到片中对照顾病人生活起居的讲解。从常见的褥疮, 到生活琐事: 洗脸, 擦手, 喂饭, 喂水… … 点点滴滴, 细致入微。姥姥临终时就生了褥疮, 看着让家人心疼, 我想如果我们早些看到这个节目,可能就可以减少老人的痛苦。我和爱人都是独生子女,我们面对着四个老人的赡养和照顾。作为女儿, 我知道这是我要担起的重任。有了这些专业的指导, 我想我会把他们照顾得更好!
我母亲目前状况良好, 虽然9月25月检查C A 199已经达到3746 . 32 u/ m l, 但今天检查血常规完全正常。之前贫血的情况, 因为胃部切除出血病灶已经明显好转, 虽然刀口仍然疼痛, 化疗副作用历历在目, 但她选择继续口服药物, 她对治愈抱有希望! 她有这样求生的意愿, 我很欣慰。她面对痛苦的顽强令我钦佩! 我愿意支持她, 鼓励她, 陪伴她走好她选择的路, 无论前路如何, 我都已经做好准备!
现代通讯发达, 已经好久不写字了, 更别说写信了。为了感恩您对我的指点, 感恩安宁病房的存在, 我选择这样传统的方式以表达我的诚意! 我想, 这样一封信也是对我自己的一次疏导, 感 谢您的阅读!
最后, 祝您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