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张丽老师《人世间》系列讲座,讲的是人世间的创伤与危机。今早看到一段话:真正的自信是指接受、了解、觉知自己是谁!那么,对自己内在的创伤的了解、觉知和接纳,应该是不能绕过的路径。先抛出听完讲座,我根据自己当下的状态和人生经历等资料,收到的重要启示:1、从小到大,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危机事件,会带给我们大大小小的创伤性体验。2、危机事件的等级不同,创伤体验的深浅也不同,造成的影响也不同。3、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创伤在一起,体验和面对它的过程,让我们成长、成熟。
4、创伤性体验,对不同的人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5、创伤性体验是一点点积累的,所以也要一点点去和它相处和工作。7、不断体会和觉知自己对某些人和事的过度反应,也许是老天给的一个难得机会,去面对、处理、修复创伤。8、尊重自己当下的状态和生命进程,在自己能量足够和准备好的时候再去触碰“创伤”。
9、创伤性体验,一直深埋心里,不知不觉间或许会造成健康的问题。所以,一旦有机会,别错过与它面对和工作的机会。

张丽老师讲,《人世间》里的秉坤由于从小在家里不如哥哥姐姐优秀、有出息,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虽然在外面给人有担当、有情有义的形象,可是遇到父亲表达对哥哥姐姐的认同时,自己就绷不住了;后来,在自己养大孩子的亲生父亲找来时,也因为内在创伤的驱动,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人世间》小说里刻画的国庆,因为父亲非正常死亡这个重大的危机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他感觉自己无用,进而陷入严重的自责、羞愧、悲伤和遗憾的情绪里,以致自己后来身体生病,选择了卧轨自杀结束生命。
早上,微信上读到一篇文章,妈妈和两个女儿先后选择跳楼自杀结束生命,慨叹,如果妈妈跳楼后,两个女儿的创伤被看到,被呵护,结果会不会不同?
上述故事都告诉我们,很多大大小小的危机事件,或是周围人否定的言语,行为等,都在人的心底种下了伤痛的种子,如果不去关照它,它会慢慢长大,来影响你的生命轨迹和结果。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情绪、言语和行为,都被深埋心底的一些伤痛影响着,外在的强大,自信等,因为背后隐藏的脆弱和敏感,而变得不堪一击。很庆幸,在做志愿者的过程里,触碰了很多创伤的开关,一个个打开来面对,接纳,抚慰,然后和解。虽然依然在路上,但不会怕了,反而会欣喜地迎接每一次的触碰和易感,因为只有看到,接受,才有机会修复,每一次“过度反应”都当做礼物,因为又有伤痛要开启被疗愈的旅程了。

最后,我想对每个读这篇文章到这里的朋友说:去看到那个无数次受到伤害的自己,对他(她)说:很难过吧、让我抱抱你,我们一起抚平那个伤痛,看到它、了解它、同理它、疗愈它。
然后,给自己时间准备好能量,慢慢学习接纳它、放下它,让更多的光亮进到只属于自己的心底。冲破内心深处的樊篱,痛快去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