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全国爱鼻日 | 海淀医院开展“气道健康,从鼻开始”科普活动
为了引起公众对鼻部疾病的重视,呼吁公众关注呼吸健康,每年4月的第2个星期六,被设定为“全国爱鼻日”,是全国性的鼻腔健康科普宣传日。今年“全国爱鼻日”的主题是“气道健康,从鼻开始”。
4月7日,值此“爱鼻日”系列科普活动期间,海淀医院耳鼻喉科在耳鼻喉科门诊候诊大厅开展爱鼻日相关科普讲座。上午9点,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平在候诊大厅为广大患者介绍了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科普内容。
活动气氛热烈,候诊患者朋友们纷纷提问,陈平医师在回答患者提问之余,还为现场参与者发放宣传资料。此次活动,分批次为200余人进行科普咨询,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关于鼻部健康
你知道哪些健康知识呢?
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相关疾病知识、
治疗方案及家庭防护措施吧
01·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主要症状是反复喷嚏、清涕、鼻塞和鼻痒,常伴眼痒、结膜充血或流泪。
02·如何预防过敏?
患上过敏性鼻炎后,查过敏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只有把过敏原查清楚了,才能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避免接触,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现在临床上有很多方法检测过敏原,常见的有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和皮肤点刺试验。
患者确定了特定的过敏原后,应该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接触相关过敏原。
尘螨过敏的患者,建议采用控制湿度、减少尘螨的食物来源和生存区域、使用防尘螨材料进行物理隔离、热处理或冷冻杀灭尘螨等措施综合进行防控。
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的季节进行户外活动时,最好避开致敏花粉播散的高峰期,以减少症状发作。在户外活动时,患者使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鼻腔过滤器、花粉阻隔剂及惰性纤维素粉等可减少致敏花粉吸入鼻腔或与结膜接触,缓解鼻、眼症状。
03·如何缓解过敏?
中国最新版2022年过敏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为 “防治结合,四位一体”,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环境控制主要是指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和各种刺激物。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前者目前主要采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简称免疫治疗),后者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等。药物选择需医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具备有效、合理、广泛使用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三种——鼻用激素、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04·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的区别?
过敏性鼻炎常年存在,或每年同一时间出现症状加重,症状可持续数周或数月,不会引起发烧、咽痛或全身不适,大多伴随眼痒或鼻痒,清水样涕。而感冒全年都可能出现,冬季、春季高发,症状通常不会超过7-10天,可能会出现发烧、咽痛及全身不适,一般没有眼痒或鼻痒,鼻涕一开始为白色,之后变为黄绿色粘稠涕。
05·其他鼻部疾病的小知识
鼻窦炎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脓涕量多。鼻窦炎最典型的表现是流许多黄、绿色脓涕或黄白脓涕。鼻窦炎的鼻涕比感冒和鼻炎的要浓稠,有时还会带有臭味。
3、鼻塞。鼻塞也是鼻窦炎的症状,鼻窦炎时产生的分泌物堵塞窦腔,鼻甲黏膜充血水肿,就会导致鼻塞。
4、嗅觉减退或消失。除了上面提到的表现以外,鼻窦炎还会伴有咳嗽、咽炎、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表现。
鼻窦炎、鼻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大部分的鼻窦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可以好转,但是有部分特殊的鼻窦炎比如真菌性鼻窦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伴有解剖异常的鼻窦炎、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的鼻窦炎等是需要手术才能解决问题的。而鼻息肉一旦形成,一般药物控制效果都不太理想,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解决。
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头痛和鼻出血等。也可能引起邻近器官症状,如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鼻中隔很少有完全居中,大部分人有鼻中隔偏曲,但并无明显临床症状,此类偏曲又称为生理性鼻中隔偏曲,临床检查发现后,一般不必处理。有临床症状,并经检查有鼻中隔偏曲者,方可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即病理性鼻中隔偏曲。有临床症状的鼻中隔偏曲需行手术矫正,如鼻中隔成形术。
06·鼻腔护理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1)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屑。
(2)戒烟及避免吸二手烟,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地方。
(3)采用正确的擤鼻方式,注意室内环境湿度,预防感冒。
(4)使用空调前将空调清理干净,避免忽冷忽热。
(5)合理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