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课堂
低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其特点是:(1)均为低压、低频,而且可调;(2)无明显的电解作用;(3)对感觉、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4)有止痛但无热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低频脉冲电疗法有: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电睡眠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等。低频电疗能兴奋神经肌肉组织是这种电流是重要特征。因为电刺激可以破坏膜极化状态,因而有可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而哺乳动物运动神经的绝对不应期多在1ms左右,因此频率在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每个脉冲都可能引起一次运动反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这也是低频脉冲电流的主要生理和治疗作用之一。镇痛也是低频脉冲电流的重要作用之一。所以低频电疗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颈项痛、腰背痛、腿痛等)、各种软组织及骨关节疾病(如纤维织炎、软组织扭挫伤、软组织劳损、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等)及偏瘫、周围神经损伤等各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