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知识
小揿针 大用途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在调理肥胖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针灸减肥的机理主要是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针灸减肥对20~50岁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较好。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体发育比较成熟,各种功能也比较健全,通过针灸治疗,比较容易调整机体的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达到减肥降脂的效果。
但是,针灸也有其不便之处,比如针灸比较麻烦,需要患者多次来医院就诊。相比之下,揿针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其操作简便(贴上就可以),同时留针可达三四天,故节省很多时间,效果更好。针刺后能够抑制胃肠的蠕动,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减轻饥饿感,达到减肥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揿针?
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直径0.3-0.9mm不等,用时可将针体揿入皮下,属于微型针灸针,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可长久留针。其实,揿针治疗是中医针灸治疗的分支,是传统皮内针治疗的发展和创新。
揿针疗法即皮内针治疗,属于传统针法里面的浮刺和浅刺,浅刺是通过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留针的目的则在于候气或者调气,最终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皮肤层散布着皮神经末梢。揿针疗法通过刺激神经末梢,使其神经兴奋后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导通路到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大脑,从而激活神经系统调节,并能刺激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影响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止痛的效果。揿针长久留针可通过穴位刺激调整内源性物质、经神经-内分泌-免疫复杂网络调节功能整合后发挥对靶器官的调节治疗作用。
揿针治疗的特点
因针体直径极细、针长极短的揿针不会刺及内脏和深部组织,故治疗时特别安全。
因皮下的神经及毛细血管极其丰富,是针刺产生最佳电化学效应的部位,故皮下是针刺疗效最佳的部位。
由于揿针埋针作用时间长,且在埋针时随着运动又增加了机体局部的自身协调、增加了血循修复,因此大大增加了针灸对穴位的治疗作用,从而使其能收到极佳的疗效。
最后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在揿针减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厌食、口渴、大小便次数增多等现象,这些均属正常。通过揿针治疗,机体的内在功能不断调整,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从而出现这些现象,等到机体重新建立平衡就会消失咯。
等等!~还有呐~
研究表明,揿针应用范围广泛,除了减肥,还可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治疗:
1.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
2.眼和附器:近视、麦粒肿;
3.皮肤和皮下组织:痤疮、扁平疣;
4.精神和行为障碍:失眠、抑郁;
5.妇科:痛经;
7.神经系统:面肌痉挛、眼睑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这回您了解了吧?别看揿针就这么小小一枚,它的用途可是很广的哦!~必要时就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