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的身躯 撑起一片蓝天 ——记超声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张晓蓉
20年来,作为一名医生,她踏踏实实,尽职尽责,热忱善良的对待每一名患者;作为一名党员,她信念坚定,服从安排,克服困难援疆三年;作为业务骨干,她不怕委屈,敞开胸怀,勇挑科室重担;作为一名妻子,重病的爱人住院30多次,点点滴滴,她默默承担……她就是海淀医院超声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张晓蓉。
张晓蓉于1994年到海淀医院工作,勤于钻研、积极上进、业务能力十分突出。1999年,医院接到援疆任务,时间为3年。张晓蓉和爱人都是外地人,爱人工作也十分繁忙,孩子只有2岁,但是她毅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三年来,孩子多少次生病她不在身边;作为南方人,西北的风沙让她长期过敏;和田经常有东突分子闹事,工作、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克服重重困难,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在和田,她边工作边带教、每天都进行疑难病例会诊、在全院召开大型超声讲座、承担卫校的影像学教学工作等等,把她的知识全部留在了边疆。她还积极参加民族共建的各种活动,并资助了和田农村的一名儿童小学的全部学费。2001年5月,她被北京市委组织部评为“民族团结模范个人”。
为了继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2002年张晓蓉考取了在职硕士研究生。为了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她上学工作两不误。漫漫求学路,多少风与雪,冻坏了关节、累出了肾炎,但她无怨无悔,克服重重困难,于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2007年,张晓蓉以其精湛的技术被推选为科室副主任,并承担了日常的全部行政管理工作,对科室建设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尝试。经过她不懈的努力和全力倾注,四年来科室在精神面貌、行政管理、工作效益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量以每年10%的增速快速提高,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超声科迅速成长为医院的优秀科室,成为医院医技科室中的佼佼者,得到了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交口称赞。
张晓蓉的爱人是外语学院的教授。2007年,正在国外做科研时响应祖国召唤,回国负责组建理工大学奥运场馆工作,早出晚归,没日没夜的劳碌。奥运会结束后,他感到浑身乏力,意外的被查出鼻咽癌晚期,并出现了肝转移和骨转移,这对于平静的家庭宛若晴空霹雳。四年来,张晓蓉带着爱人住院30多次,先后经历了手术、放疗、多次化疗、射频等多种治疗,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爱人住院时,为了不影响工作,她白天上班,晚上照顾病人,夜里就和衣在行军床上陪一晚;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和初中升学关键时刻,为了不耽误孩子,她带孩子在病房学习,边照顾爱人,边辅导孩子。很多时候,她正在护理爱人,医院的电话来了,她就迅速赶回科室参与危重病人的诊治。需要化疗时,她就晚上开车送爱人到医院放疗。爱人生病期间,她没有一次因为家事而影响工作……
命运对于张晓蓉有太多的不公平,然而她没有丝毫的退缩与畏惧。作为妻子,她是家人的坚强后盾;作为医生,她是患者的健康卫士……她娇小的身躯承担起重重的压力和责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年,她以第一作者发表了5篇论著,2篇综述;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选为海淀医院先进个人,2011年荣获优秀管理干部,2011年被评为公共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医院推举为首批党员示范岗。
张晓蓉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医务工作者的博爱和奉献,她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予人们鼓舞和力量。她的坚强和执着赢得了全体海医人的尊敬和赞扬。
宣传科/杨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