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春分到!中医喊你来玩“平衡木”,小心别被春天闪了腰!
各位养生狂魔们集合!
今天咱们不聊星座运势,
来聊聊24节气里的"端水大师"
——春分!
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连老祖宗都说“阴阳相半”,
这哪是节气啊,
根本就是大自然在表演平衡术!
中医认为
春分时节,阴阳平衡,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
此时,万物复苏,阳气升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但同时,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人体容易受到外邪侵袭,出现各种不适。
春分养生,重在调和阴阳,疏肝理气,健脾养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起居有常,顺应天时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春分过后,昼长夜短,应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特点,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春捂秋冻”,注意保暖
春天气候多变,乍暖还寒,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适量运动,舒展筋骨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适量运动,舒展筋骨,促进气血运行。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
二、饮食有节,调养脾胃
① 少酸多甘,以养脾气。春季肝气旺盛,容易克伐脾土,因此饮食上应少吃酸味食物,如山楂、柠檬等,以免损伤脾胃。可以多吃一些甘味食物,如红枣、山药、南瓜等,以健脾养胃。
② 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春天是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如菠菜、韭菜、香椿等,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③ 少吃油腻,避免生冷。春季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三、情志调畅,疏肝理气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春季肝气旺盛,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烦躁易怒、抑郁等。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瑜伽、冥想等。
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际交往的好时机。可以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快乐,分担烦恼,以保持心情愉悦。
四、针灸推拿,养生保健
针灸:可选择太冲、肝俞、足三里、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以疏肝理气,健脾养胃。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调理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缓解情绪波动。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调理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养胃,增强机体免疫力。
推拿:可采用揉按、推拿等手法,对肝经、脾经进行按摩,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五、中医中药,防治多发病
1. 感冒、流感
病因病机:春季风邪当令,易与寒、热、湿等邪气夹杂,侵袭人体,导致肺卫失和,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中医治疗:
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麻黄汤等。
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桑菊饮等。
2. 过敏性鼻炎
病因病机:春季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易诱发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
中医治疗:
肺气虚寒型:治以温肺散寒,通窍止涕。方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
肺经伏热型: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用辛夷清肺饮加减。
3. 胃肠疾病
病因病机:春季肝气旺盛,易克伐脾土,导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中医治疗:
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健脾,和胃止痛。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加减。
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方用理中丸合附子理中丸加减。
春分时节,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让我们顺应自然,调养身心,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