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临床特征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本病多转为慢性及反复发作。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通过人的皮肤、粘膜侵入,如接羔、屠宰病畜、剥皮、挤奶等接触而感染。亦可经消化道感染,如食入病畜的乳、乳制品、被污染的肉类及饮用水等感染。少数病人可通过呼吸道粘膜、眼结膜和性器官粘膜感染。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羊型菌引起的最重,猪型菌次之,牛型菌最轻,有时无症状。潜伏期为一般1-3周,(3日-1年)。临床上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一)急性期
起病大多缓慢,有如下表现。
1、发热与多汗:热型不一,典型热型为波浪热,但羊型菌感染多为不规则热和弛张热,持续2-3周或更长,间歇数日至2周无热期后再度发热,牛型菌多不发热。多汗是本病的突出症状,每次体温下降时大汗淋漓,可湿透衣被。
2、关节炎:常在发病初期出现,多发生于大关节,如膝、腰、肩、骨关节,也可以数个关节同时受累。初为游走性痛及针剌样痛,以后固定在某个关节疼痛。另外可有滑膜炎、腱鞘炎等。
3、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神经根和神经干受侵害所致,以腰骶神经根和坐骨神经痛多见。少数病人发生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等。
4、生殖系统:男性患者中约20%-40%发生睾丸炎,多发生于单侧,伴有明显压痛;个别患者发生鞘膜积液。女性患者可发生卵巢炎、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偶有流产。
5、肝脾淋巴结肿大: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肝肿大和肝区痛,羊、牛型菌感染可出现非特异性肝炎或肉芽肿,也可发展为肝硬化。猪型菌感染可引起肝化脓性改变。脾多为轻度肿大。淋巴结肿大,无明显疼痛,可自行消散,亦可发生化脓。
(二)慢性期
病程在一年以上者为慢性期。本期症状无特异性,常类似神经官能症,主要表现为乏力、出汗、低热、头痛、失眠、精神抑郁等。关节炎可反复发作,伴有肌肉疼痛。慢性期骨关节有固定性损害,可有强直或挛缩等,多见于羊型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