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高眼压,失明,虹视
青光眼是常见的眼病,它以眼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引起视神经萎缩凹陷和视野损害,最终可导致失明。
青光眼是致盲性眼病,一旦失明就无法再恢复。为保护视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青光眼防治中非常重要。
大部分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会升高。统计学上,正常的眼压范围为10—21mmHg。但是在临床上,凡能够造成组织(主要是视神经)损害的眼压,即使未超过21mmHg,也是有害的,如“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相反,高于此范围的眼压,如果没有引起眼部的任何损害,则不能诊断为青光眼,如“高眼压症”。因此,青光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眼部疾病,而是一个综合征,青光眼的确诊应是多项指标:如眼底检查、OCT、视野及眼压等的综合诊断,而非单一眼压的“正常”与否。
由于眼压像血压一样,每时每刻是波动的,因此一次眼压的正常并不能说明问题,研究者发现有半数的青光眼患者高眼压出现在半夜1点到早上7点之间,所以进行24h眼压的测量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都很有意义。根据眼压的最高值和波动值,医生可以决定是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并选择最佳时机。
在我国,有500万青光眼患者,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最多见。如果患者的眼压高于30mmHg,诊断是简单明了的,但是临床上,很多患者的眼压介于21-30之间,究竟是不是青光眼,就需要临床详细的检查和较久的临床观察和随访。
首先是视野检查。视野检查是诊断青光眼的‘金标准’,但是视野的异常通常出现较晚,据报道,40-50%的视神经细胞死亡后,局部的视野才表现为缺损,因此我们常借助OCT的动态随访观察来早期发现问题。OCT(光学相关断层扫描),可以客观地检查出杯盘比是否扩大,以及视网膜神经层厚度是否受到损害。杯盘比的概念是这样的:眼内的神经视盘汇聚后,传向大脑。视盘就像眼球壁上的一个洞,里面视神经,通常视盘并没有被填满,期间剩余了一个空间叫视杯,这就是杯盘比。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如果视神经死亡了,视杯就变大了,杯盘比就增大了。杯盘比的正常值是<=0.3,如果大于0.6我们通常认为患者的视神经发生了死亡,因此要查找原因。视网膜的厚度,这个医学名词很容易理解,如果视神经死亡了,视网膜就会变薄。当我们检查到患者的视网膜变薄或者杯盘比变大,我们会把这些患者列入随访观察队伍。我们通常会要求患者保留今年的OCT结果,等到一年后再次检测,对比2次的结果,判断患者的视神经是否继续变薄,用以判断患者是否有青光眼。随访观察时间较长是由于青光眼是个慢性病,1-2月内是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的,因此必须长久的等待,然后对比观察。但是患者不用担心,1年时间病情不会急剧恶化,出现失明等问题。
在我国闭角型青光眼占多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5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眼病,女性患者要比男性多一倍发病前常有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来势凶险,对视力危害极大。
患者突然眼球胀痛,头痛欲裂,视力迅速减退至仅有指数或光感,看灯光周围有红绿彩圈称为虹视,有的还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患眼表现为充血红肿,角膜(黑眼珠)似雾状混浊,瞳孔放大,常呈竖椭圆形,瞳孔区内有青绿色反光,故称青光眼;触摸眼球感觉坚硬如石,用仪器测眼压可达40-80mmHg(正常低于21mmHg)。
治疗急闭青光眼必须紧急处理,首先是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包括频繁点缩瞳剂毛果芸香碱眼药水以缩小瞳孔,恢复房水外流以降低眼压;静脉点滴高渗剂甘露醇;口服醋氮酰胺,尼目克司等,以减少房水生成,尽快把眼压降下来。
经过药物治疗控制眼压后,一般均需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控制眼压及防止再次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已丧失光感,即使手术后眼压恢复正常,视力也不可能恢复。
目前对于青光眼的治疗集中在降低眼压和保护视神经。治疗的方法主要为手术和药物。眼压较高,例如高于30mmHg,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低于30
mmHg的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当然这也和患者的病情相关,病情重的,我们要求达到的目标眼压就比较低,需要手术或者2种药物的联合。具体的请咨询专家。
青光眼的治疗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患上青光眼,就要终生治疗,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必须定期到眼科医院进行复查和必要的检查项目,才能防止青光眼恶化,阻止发生视力损害。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注意事项:
1:避免在昏暗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学习、生活。
2:避免低头过久,例如看书,打麻将,十字绣等。
3:避免大量饮水(大量是指超过500ml)可以小量多次的饮水。
同时所有的青光眼患者都要注意保持情绪乐观,避免情绪剧烈变化;由于青光眼有遗传倾向,嘱咐直属亲属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