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安宁疗护科>> 故事分享 >>正文

故事分享

关于那些我们在爱里面找到的答案

来源:海医安宁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6-08 15:31:39
字号:
+-14
浏览次数:

本文为志愿者陈禹听讲后所感。在张丽老师的启发下,她也写出了她理解的《人世间》中几位父亲角色,以及她所体会到的父爱。


本次讲座中,张丽老师在对小说中的4位父亲角色进行了剖析之后,张丽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关于“父性”的理解,及其对每个人,对安宁工作的启发: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父性的部分,这一部分是要追求精神上的成长、理解和依靠,独立于生活中的物质所得。当一个人缺少精神上的追求,即便是物质上能够满足自己,但依然会找不到幸福感。


我们的安宁志愿者以及安宁相关工作的伙伴们,以自己的付出,在他人最需要提供协助和陪伴的时候给予帮助,甚至是自己内在和情感需要有人帮他们去看到,去梳理,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精神层面的作为。这些工作无疑可以使我们的父性的部分得到好的发展,并很好地切合到母性的那一部分,从而让我们更加完整。”

1.jpg

关于那些我们在爱里面找到的答案

文 | 志愿者陈禹

 这两年常听告五人的歌,尤其喜欢那首《简答题》,因为其中的一句歌词——

“我们都在爱里面找答案”

 

是啊,我们都在爱里面不停地找寻着自己人生的“答案”。而其中给予我们最多答案的,就是来自于父母的爱。


上周参加了张丽老师的《人世间》之“父亲的情怀”线上讲座,收获很多。


张丽老师以小说版《人世间》为主,同时就电视剧的某些改动处一并和大家探讨了“周志刚”、“周秉义”、“周秉昆”和“白笑川”四种不同的“父性”角色。


《说文》有言,“父,家长举教者。”但我想并不是每一位男性都是在安身立命后掌握举教之方就立刻变成了“父亲”。在为“人”与为“父”之间,我想更多的男性可能都是在持续的成长中将所得所悟互为参考。


其中张丽老师还提出了他们在不同阶段心境追求也有所不同——“有力”、“有益”、“有所为”。七个字很完整的概述了随着成长而发生的价值观变化。或许不同的“父性”色彩,恰恰就源自于他们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成长阶段。

2.png

凛冽寒风里的一个火种


如果提到《人世间》的父亲,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周家父亲,周志刚。


他刚正不阿,老实巴交,他是当时中国众多家庭的家长典型代表,虽然他书读得不多,但是尽力给孩子们最好的生活。


他也有些大男子主义,思想观念较为传统。当周志刚听到他自己的儿子跟一个寡妇好上了以后,他愤怒地踢了儿子一脚;在得知女儿爱上了一个诗人偷跑去贵州的偏远农村里,他生气地要和女儿断绝父女关系。


但他也是个明辨是非,爱女心切的父亲。在后来得知郑娟在自己不在家时为自己的妻子所做的一切后,他沉默地接受了郑娟;在而后惦念女儿最后自食其言跑去到贵州看望女儿,他选择在沉默中给了女儿一个台阶下,两人最终冰释前嫌。


周志刚好像永远都在沉默着,默默地工作,默默地决定让儿子去下乡插队,默默地去看望女儿。他的爱在沉默中淋漓尽致,在那个如寒冬般凛冽的年代,像是一个温热的火种,用微弱但持续的热度,默默滋养了一个家庭。

3.jpg

孤烟长河下的一抹深望


长兄如父,周志刚的大儿子周秉义,对弟弟妹妹来说,也带有“父性”的色彩。


周秉义情商很高,每次总能巧妙化解家庭矛盾。早年外出,他按时给家里写信。处理弟弟妹妹的人生大事时,他总能给出最实用的建议,不死板不封建。


但因为选择从政,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事业上。妹妹周蓉曾说,周秉义不属于任何一位亲人,也不属于他自己,他将自己的情感、热情、信仰,以及一生都献给了人民。


周秉义选择了为国为民的道路,忠义无法两全。


但在周志刚的眼中,周秉义仍旧是他的好儿子,也是合格的周家人。周志刚没想过自己的儿子会成为一个官,手握民生大权,为此,他是自豪的。


周秉义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君子,所以尽管在时间上对家庭有缺失,但他的家人们仍旧以周秉义为他们的自豪。


时代的车轮带着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周秉义就像是站在大漠孤烟之中的那个太阳,不止照耀着自己的家人,更照耀着这片蒸腾的土地,用深切而高远的目光。

4.jpg

似火热情中的平凡痕迹


和自己的父亲跟哥哥相比,周秉昆截然相反的一个“父性”角色。


他稳重踏实憨厚淳朴,没有特别远大的抱负。哥哥姐姐外出闯荡,实现人生理想。他安于一方。没读多少书,但他将孝义做到了极致,这是长子长女都做不到的。


他还是个热心肠的大好人,不顾流言蜚语一直接济郑娟一家,因为对郑娟的爱,更是把骆士宾的儿子当成亲儿子抚养。


但周秉昆的这个“父亲”角色经历了很多波折。小说中描述他最开始对于周楠还无法做到百分百的接纳,心态如同“继父”,但是在后来周楠对周秉昆说出那句“我爱你”后,周秉昆彻底的接纳了周楠,血缘的羁绊这层最艰难的阻碍最终在周秉昆的善良与憨厚下瓦解了。


周秉昆是个平凡的普通人,作为养父的他也经历过情感上的反复煎熬,从无法真诚对待到最后真心相对,也证明了他是一个正直勇敢有担当的父亲,他用自己的努力与热情,让自己的种种坎坷成就了如此一段平凡却幸福的人生故事。

5.jpg

于无声处的温和慈祥


在原著中还有一个对周秉昆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周秉昆的师父白笑川。


对于原著中的周秉昆来说,白笑川是他一生都再难寻觅的贵人与知己。是白笑川的存在,验证了周秉昆的善良与真诚终究会得到回报。


他们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只要是周秉昆的事,白笑川都义不容辞。能自己办的自己办,自己办不了的求人也要办,有时周秉昆根本没开口,他知道了也会尽自己一份力。面对命运多舛的徒弟周秉昆,白笑川像对待儿子一样,手把手地带着周秉昆走过那段岁月。


所以说白笑川对于他不仅是师父,还如同父亲。师徒二人间的思想交流,比父子之间多得多。师父给予他的人生帮助和指导,是生身父亲根本不曾给予他的。


乌托邦一般纯粹的师徒情谊,给周秉昆弥补了很多缺失,白笑川这个“父性”角色对于周秉昆来说就仿佛是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用温和而慈祥的情怀,给周秉昆带来了莫大的安慰与帮助。

6.jpg

我们都在爱里面找答案

 

四种性格各异的父性角色,阐释了四种大不相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但带来的是同一种爱。一种来自于父性的沉稳而深切的爱,热情而慈祥的爱。


他们因为自身的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不同,所以产生的诠释方式也就不同。但他们都代表了一种来自于父亲的情怀,饱满而复杂。


欢笑背后可能包含着泪水,爱的背后也可能隐匿了一些误会。但时间总会抹去那些不安和困惑,然后留下释然与平和。

 

我想,我们都可以在父爱中找寻到答案——


是什么因素成就了这样的父爱,是什么样的父爱成就了这样的答案。后来,我们又会变成一个个答案,包裹着一份份爱,传递下去。


答案大相径庭,答案各有千秋。

而爱异途同归。


2022年6月5日


365英国上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