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安宁疗护科>> 故事分享 >>正文

故事分享

《人世间》中的母亲与我们的“母亲”

来源:海医安宁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2-06-01 15:36:54
字号:
+-14
浏览次数:

文 | 志愿者 王璨

在《人世间》这部作品中,有诸多母亲形象,而且涉及到了两代母亲角色。第一代母亲角色的特质以周家母亲李素华、乔春燕的母亲乔婶儿和郑娟的母亲为代表,而第二代母亲角色则体现在,当郑娟、周蓉、乔春燕等一批年轻女性成长为母亲,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一次又一次蜕变。在这两代母亲角色的身上,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母亲”这个角色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的重要意义,更能感受到“母亲”这个角色的特质是如何在两代甚至更多代女性中进行代际传承的。


一、《人世间》中的三位典型“母亲”


张丽老师在讲座中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周家母亲李素华、乔婶儿和郑娟的母亲这三个女性角色。


李素华虽然表面看上去是个典型的东北女人,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内心非常细腻,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把家里家外操持的体面,还要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当社会形势发生巨变的时候,当丈夫和两个孩子都要离开家的时候,她仍然要求自己要和儿子周秉坤一起好好守护这个家,不让在外奔波的其他家人有丝毫的担心。但也正是这份要强和要求自己实实做到完美的性格,让周家母亲在得知女儿周蓉在回家途中遭遇不测的时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植物人”。这个勤劳坚忍、为家人和家庭操劳一生、对自己所扮演的“母亲”角色要求极高的女性,其实正是多年来“中国妈妈”的典型代表。

2.jpg

与周家母亲不同,乔春燕的母亲乔婶儿则更富有一些“生存智慧”。她一辈子精于算计,年轻的时候想要给女儿找个好人家,年纪大了的时候想要给家里争一处好房产,她同样在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做打算,只是方式方法和人生秉持的信念上,与周家母亲非常不同。


郑娟的母亲,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养母,又是另一种“母亲”。她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位年迈的女性,她在这个世界上是否有自己血缘上的亲人,我们不得而知,但她抚养长大的两个孩子郑娟和盲人小男孩郑光明都不是她的亲生孩子,但这位母亲却愿意为了这两个孩子付出全部。大雪天也要上街卖红薯,即便有人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些资助,她仍然不放弃自己赚钱的手段。而当郑娟拒绝来自他人金钱上资助的时候,作为母亲的她,出于更加现实的考虑,收下了这些钱。她不是一个见钱眼开的母亲,她是一个愿意为了孩子放下一些骄傲与自尊的母亲。

3.jpg

《人世间》里的三位第一代母亲非常不同,但又各具代表性。从她们身上,我们总是或多或少能够看到自己或者自己母亲、自己母亲的母亲的影子。她们或追求完美、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或有些“小市民”的智慧,或有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勇猛,这些特质也很自然,又很神奇地体现了她们的子女身上。所以,我们也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周秉坤总是愿意帮助别人、总是对他人充满包容;为什么周蓉在多年后执着地去法国找到女儿、陪着女儿走过那段艰难岁月;为什么乔春燕总是能在各种社会规则中为自己争取到最多的利益,却也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也更能理解郑娟这个《人世间》中可能是“被命运捉弄最多”的女性,为什么能咬牙熬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把她的两个儿子抚养长大,又在遭遇丧子之痛的时候,继续拥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二、让“母亲”回归“人”


“母亲”可以代表一个广义上宏大的形象,比如祖国母亲,比如宗教意义上的“圣母”;也可以代表一个群体、一个具体的人,比如你我的母亲,或者就是我们自己。


张丽老师在充分解析了这些“母亲”角色的基础上提出,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母亲”,或者说有“一个妈妈的双重部分”:好妈妈和坏妈妈。“好妈妈”让我们能够给予自己最多的爱与关怀,包容和接纳,甚至这份爱和接纳可以延展出去,给予更多人;而“坏妈妈”则会对我们提出很多的要求,甚至批评,告诉我们哪些不该做,哪些做错了,让我们适可而止。“好妈妈”与“坏妈妈”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又如何去解读,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察觉到这些爱和批评的时候,有所行动,有所转变。

4.jpg

通过张丽对《人世间》里母亲角色的分析和解读,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百分百的完美母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更何况母亲这个角色。当我们的社会已经对“母亲”这个角色提出了过多、过高的要求时,我们更应该把“母亲”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想法与人生规划、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的人。


对于已经成为母亲的人而言,这次分享或许会让我们对自己更加了解,也更加宽容;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这次分享会让我们回忆起自己与母亲相处的过往点滴,或许也会成为拉近我们和母亲距离的一个最佳时机。 


三、“母亲”、“照护者”与安宁志愿服务


在本次讲座即将结束的时候,张丽老师把对“母亲”的解读范围延展到了“照护者”。当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照护者”或类似“照护者”这个角色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定义和划定自己的范围呢?我们应该给予帮助、给予爱、给予关怀,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属于自己的“好妈妈”和“坏妈妈”,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爱和批判性力量。相信并帮助他人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或许才是“照护者”能够做的最好的事。


这一点,对于从事安宁疗护的每个志愿者而言更加重要。从事安宁疗护、进行志愿服务工作的时候,我们的边界在哪里,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希望达成的愿望是什么,都是我们应该日常思考、讨论并不断在工作中反思的问题。只有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如何成为一名“照护者”,才能真正地帮助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同时防止陷入到过度的“自我消耗”、“自我牺牲”或“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等陷阱。

5.jpg

由《人世间》中的人物角色生发出的观察、分析和讨论还将继续,每一次分享也都会引发所有听众对自身、对生活、对安宁志愿服务、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


365英国上市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