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第三篇 肺部疾病
(一)外源性因素
1、吸烟:约85%的环境因素引起的肺癌是吸烟而起的,吸烟量与肺癌间有剂量反应关系,吸烟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与烟草种类,开始吸烟年龄,年限及吸烟量有关,香烟含有的一些致癌物质可直接攻击DNA,引起基因损伤,另一些致癌物,如多环芳烃类和亚硝胺类化合物于代谢激活后损伤DNA,被动吸烟患肺癌的危险性亦较高,而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2、空气污染: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污染大气中查明的致癌物有多环芳烃,脂肪族巯基化合物和一些镍化合物等,室内局部污染 环境烟草烟雾,室内用生活燃料和烹调时油烟污染如苯并(a)bi,为代表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且具有致突变性,致癌性较强。
3、职业因素:长期接触大量的吸入放射性物质如镭及其衍生物,长期接触煤气、含放射性的金属矿及微波辐射等,另外职业性短期接触二氧化硅,无机砷、石棉、铬、镍、煤焦、焦油、芥子气,二氯甲醚、氯甲甲醚等均可肺癌发病率。
4、感染和其它因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 (HIV)病毒,EB病毒等感染与肺癌间存在着相关性。其它因素如营养不良、缺乏蔬菜和水果摄入等可能与肺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二)内源性因素
1、 遗传因素:肺癌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发现,肺癌中普遍存在基因异常事件,主要表现为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及染色体异常
2、 内分泌及变因素: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布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肺癌特别是肺腺癌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和孕酮的受体,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等与肺癌发生有关
3、 其它因素:肺部既往疾病如肺结核、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肺炎、哮喘 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肺癌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另外心理、精神因素对肺癌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2、.吸烟与肺癌发生之间有什么样的相关性?
是肺癌病因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人估计约85%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肺癌是因吸烟而起的,吸烟者肺癌死亡数约为不吸烟者的10倍以上。吸烟量与肺癌间有剂量反应关系,戒烟后可以减少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吸烟与肺癌危险度的关系与种类、开始年龄、吸烟年限和吸烟量有关。
不同烟草类别中以长期吸香烟最为危险。香烟在点燃过程中局部温度可高达900~
香烟含有的一些致癌物质可直接攻击DNA,引起基因损伤;另一些致癌物,如多环芳烃类和亚硝胺类化合物,则需要代谢激活后才能损伤DNA。CYPZEI基因可激活香烟特有的亚硝胺等致癌物,可能涉及吸烟引起的肺癌变过程。
3、肺癌最新的组织学分类是什么?
WHO(1999年)肺癌组织学分类:
(1)鳞状细胞癌
变异型:1)、乳头状;2)、透明细胞 ;3)、小细胞 ;4)、基底细胞样
(2)小细胞癌
变异型:复合性小细胞癌
(3)腺癌
1)、腺泡性; 2)、乳头状;3)、细支气管肺泡癌(A、非黏液性;B、黏液性;C、混合性黏液性及非黏液性或未定细胞型 );4)、实性腺癌伴黏液形成;5)、腺癌伴混合性亚型。
变异型:1)、高分化胎儿性腺癌;2)、黏液性(“胶样”)腺癌;3)、黏液性囊腺癌;4)、印戒细胞腺癌;5)、透明细胞腺癌
(4)大细胞癌
变异型
1)、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复合性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基底细胞样癌;3)、淋巴上皮瘤样癌;4)、透明细胞癌、5)、大细胞癌伴横纹肌样表型。
(5)腺鳞癌
(6)具有多形性、肉瘤样或肉瘤成分的癌
1)、具有梭形和(或)巨细胞的癌(A、多形性癌;B梭形细胞癌;C巨细胞癌);2)、癌肉瘤;3)、肺母细胞瘤;4)其他
(7)类癌
1)、典型类癌;2)不典型类癌
(8)涎腺性癌
1)粘液表皮样癌;2)腺样囊性癌;3)其他
4、.哪些症状提示肺癌已达到晚期?
(1)胸痛及胸腔积液:胸膜是肺癌常见的受侵和转移部位,包括直接侵犯和种植性转移。临床表现分为两种:一为仅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而无胸腔积液;二为胸腔积液的表现,症状的轻重和体征与胸腔积液的多少有关。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等;查体时可见肋间饱满、肋间增宽、呼吸音减低、语颤减低、叩实、纵隔移位等,其特点为:增长速度快、呈血性等。
(2)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眼面综合征)
是由于颈上及第一胸交感神经节受累的表现,包括患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下睑稍抬高、眼裂狭窄、瞳孔缩小、患侧颜面无汗和发红等。
(3)声嘶
左侧肺癌常因主动脉弓前下方淋巴结转移,侵犯左侧喉返神经造成左侧声带麻痹;或右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侵犯有侧喉返神经造成有侧声带麻痹。
(4)上腔静脉综合征
是上腔静脉的部分或完全堵塞或无名静脉堵塞所致。常因肿瘤直接侵犯或静脉外部受压所致。此综合征约97%来自恶性肿瘤其中约86%为肺癌。主要症状为气急、咳嗽、面肿或头痛,卧位时尤甚,也常诉上肢和颈部水肿等。
(5)Pancoast综合征
肺尖发生的支气管癌且侵犯肺上沟部者,常为低度恶性的鳞癌,生长缓慢,晚期始出现转移。引起位于狭窄的胸腔入口处,故易于侵犯胸腔内筋膜的淋巴管,且以直接侵犯臂丛下神经根、肋间神经、星状神经节、交感神经节链,以及邻近的肋骨和椎体,产生Pancoast综合征Horner综合征和严重疼痛及运动障碍。表现为肩部和肩胛骨内侧缘局限性疼痛后向上臂和肘的尺侧延伸(T1受累)逐渐累及前臂的尺侧和小指和无名指(C8受累)。疼痛为顽固性剧痛,可为烧灼样,且阵发加重,常难以忍受。同时尚可伴有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出现神经麻痹。(①、Klumpke-Dejerine型,为C8和T1受累;②Erb-Duchenne型,C5-6受累)。累及交感神经节链和星状神经节则出现同侧Horner综合征、同侧颜面及上肢无汗。累及第1或第2肋,或椎体而疼痛更为剧烈;椎管及脊髓亦可受侵而表现出脊髓肿瘤症状。
(6)膈肌麻痹:为膈神经爱累的表现,即呼吸中患侧膈肌出现反常运动(吸气时膈肌上升,呼气时膈肌下降)。
(7)吞咽困难:癌侵犯或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尚可引起支气管食管瘘,导致肺部感染。
(8)消瘦和恶病质:病程晚期由于感染、疼痛所致的食欲减退,肿瘤生长和毒素引起的机体消耗增加而造成。
(9)远处转移的表现:
a:远处淋巴结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b:心脏受侵和转移
c:肝转移
d:骨转移
5、CT扫描在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如何?
(1) 显示隐匿性病灶 普通X线胸片和体层摄影难以发现隐匿性病灶。究其原因可能为病灶小,密度低,尤其是位于所谓隐蔽区域;其次是投照条件不当或仅有正位片。常规X线胸片为胸部重叠的平面图像,较小病灶易因胸部前后而被漏检。虽然体层摄影能解决部分问题,但对某些隐蔽区(如心后区。纵隔脊柱旁、横膈面附近,奇静脉食管隐窝、中间支气管周围、胸膜下区等)直径<
(2) 帮助和提高肺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这是由于CT不仅能显示原发灶,而且对纵隔、肺门肿大淋巴结的显示,以及对远处脏器转移灶的发现均十分敏感。团注动态增强扫描或螺旋CT检查更有利于纵隔、肺门的浸润、包绕。肿块对邻近胸壁的侵犯等,亦能由CT检查是肺癌术前无创性分期较理想的方法。
(3) 应用薄层扫描技术,或适当倾斜机架或采取直接冠状位扫描 可更好显示气管、主支气管、叶支气管甚至段支气管的病变,对早期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4) 薄层高分辨率CT检查 对肺内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能力优于X线胸片和体层摄影,对瘤-肺交界面的病灶内部可提供更多的细节,这无疑增加了病灶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在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中 帮助术者确定穿刺部位、方向和深度,并选用合理的活检方法
6、纵隔镜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如何?
纵隔镜手术是一种用于上纵隔探查及活检的手术技术。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敏感性及特异性都很高,是目前肺癌术前病理分期的最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据1986年Luke等(1000例)和1993年Weissberg等(798例)的报告,纵隔镜手术在肺癌术前病理分期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分别达到90%以上和100%。
7、明确肺内周围型结节病变诊断的最佳手段是什么?
胸部X线断层、CT、MRI等检查很难明确病变的性质,常有部分病人因影像学检查疑为良性病变,长期的追踪观察而延误治疗。文献报道对于肺周围型结节病变,术前CT检查与术后结果相符率仅为42%;纤维支气管镜、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脱落细胞检查、经纤维支气管镜的支气管穿刺活检及经肺穿刺活检等检查的阳性确诊率低,常常因为活检组织标本太小或脱落细胞太少而不能获得确切的诊断,平均阳性确诊率仅在50%以下。剖胸探查活检无疑是最准确的活检方法,但创伤大,病人常难以接受。
电视胸腔镜手术因其视野清晰、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美观等诸多优点,近几年来在胸部疾病的诊断治疗上进展很快,它不仅可以对胸内淋巴结进行活检,也可对周围型肺结节以及胸膜、纵隔肿物等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胸腔镜对肺内周围型结节病变进行活检,不仅具有很高的确诊率,并且有效的避免了部分病人不必要的开胸探查和无谓的观察等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肺内周围型结节是胸腔镜活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结节位于肺外侧1/3带,直径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