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服务|医院文化|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健康大课堂 >> 正文

健康科普

健康大课堂

速速围观!卒中后最易忽略的问题,竟然是……

作者:孙亚斌 责任编辑:李家宝 来源: 康复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0-02-1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齐大妈两周前得了脑梗,导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为了做康复治疗,来到海淀医院康复科住院。刚刚见到齐大妈的时候,她一脸愁容,还没容我问她的病史,就主动跟我说:我原来没有其他的病,怎么我就得脑梗了呢?我是不是就成废人了?我还能好么?要是治不好,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我们往往从脑卒中患者那里会听到这样的叹息,还有一些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变得易发怒、烦躁不安、兴趣减退或睡眠障碍等。这些不良情绪仅仅是因为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所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引起的吗?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焦虑与哪些因素有关?又是如何诊断和治疗呢?

脑卒中后焦虑早治疗

脑卒中是世界上人口死亡率较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是脑卒中发病大国,而焦虑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的一种,是一种不良情绪体验,表现为担心、害怕、恐惧、惊慌等。焦虑严重影响了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致影响了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言语功能的恢复、认知功能的好转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致死率。因此,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目前国内有文献报道:伴发冠心病的卒中患者单纯焦虑的发生率高于不伴发冠心病卒中者[1]。

为什么会出现脑卒中后焦虑?

大脑的额叶是情绪调节中枢之一,具有调节大脑皮质的一般状态和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前额叶皮质,此部位受损时通过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受体的作用,激惹植物神经反射紊乱。目前的研究显示焦虑主要涉及额叶、颞叶、岛叶、丘脑和海马边缘系统等脑区,其中病变部位有52.8%在额叶,其它各叶病变占47.2%

分类

虑从焦虑发病的神经生化机制来看,焦虑障碍存在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2]。发病的神经生化机制来看,焦虑障碍存在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2]

原因

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脑卒中患者由于脑组织中与情绪有关的解剖部位受到破坏,影响了5-羟色胺、褪黑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白介素等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正常合成和释放,使已习惯的系统化的思维、情绪、行为管理的高级模式关闭,原有的初级神经环路重现并被启用。

神经生化的影响

情感环路中有两个重要的“信使”,两个“信使”在大脑中构成了极其复杂的环路系统。其中一个负责人体对外界的情感反应、知觉和能量水平。如果一个活跃一个受到抑制,换言之,两“信使”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会产生焦虑。因此,神经生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大脑皮质的影响

卒中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容易扩散,对皮质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减弱,对思维、情绪、行为的调节能力降低,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多种消极情绪。

影响焦虑的因素有哪些?

病情严重程度

多次卒中者较单次卒中者更易产生焦虑。脑卒中患者病情越重,越容易并发焦虑状态,这是因为中重度脑卒中患者的脑部结构及神经网状往往受到广泛破坏,造成严重功能障碍,遗留明显的后遗症,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创伤,而轻度脑卒中患者一般经积极临床和康复治疗后大部分能生活自理,并且最后可以重返家庭和社会,因此心理状况也能较快恢复正常。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不和谐的患者发病后缺乏家属关爱,甚至遭到家属遗弃、虐待,在这种紧张又充满攻击性的行为中,极易诱发卒中患者的情绪障碍。而且,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家属及患者往往比较抵触康复治疗,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也较多,也易引发焦虑。 

年龄性别

临床中可见青壮年卒中患者,更易发生焦虑障碍,考虑到自己家庭经济负担,加之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较大。一般很难接受脑卒中造成功能障碍的现实,可能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这可能也与成年早期的心理特点或者心理防御机制有关。而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状态,可能是由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决定的。

工作性质

发病前脑力劳动的卒中患者较体力劳动患者更易产生情绪异常,脑力劳动患者一般文化程度较高,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较体力劳动患者更复杂,更担心疾病的预后和将来的生活,因而更易产生焦虑消极的心理。

 

 

参考文献:

[1]苏占清,康冰,朱运斋等。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临床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7):471-473470

[2]王振,肖择萍,陈珏等。焦虑症的生化病损机制探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1):1-3


365英国上市官网